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2023年02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丛秉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各级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继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善于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潍坊新实践注入强劲动能。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切实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