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2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在东方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市城市管理2022年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城市管理工作事关城市形象品位,事关群众生活福祉。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市政公用保障有力增强,城管执法效能更加高效。我市获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连续4年全省第一。
实施提升“四大行动”,城乡颜值气质大幅提升。2022年,我市重点开展“颜值提升年”、城市管理润空、公园城市建设、“两线一口”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四大行动,集中清理卫生死角1万余处,整改大型户外广告、门店招牌等1.49万处,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单位260余个;组织雾炮车、冲洗车开展绿植降尘作业,擦亮了城市绿色本底,有效抑制了扬尘飞絮;深入推动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新建道路绿化60.11万平方米,增花添彩84.09万平方米,裸土绿化202.08万平方米;清理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和城市出入口垃圾、杂物50万余吨,打造了靓丽风景线,推动城乡颜值气质双提升。
聚力攻坚“三大重点”,城市功能品质更加完善。我市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公用保障、城市防汛三大重点工作,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提前5个月建成健康街白浪河桥,完成北海路绿化更新、虞河排水主通道改造,有序推进白浪河东风桥、眉村水厂扩容等项目。实施夏季供水应急工程,增加城区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日;克服能源保障等难题,有效应对极端寒潮天气,持续提升城市供热品质;完成潍坊港华与寿光宝力隆、潍坊华润燃气管网互联互通,有效缓解供气紧张形势。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有效防范强降雨过程27轮,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平稳有序运行。
办好民生“N件实事”,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双十百千万”民生实事,中心城区新建20处便民摊点、45处遮阳棚;城区增设107座公厕,调整优化832盏路灯设置;全市新建133处口袋公园,累计建成1012处,成功建成“千园城市”;持续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市财政连续4年投入1000万元,为环卫工人缴纳意外伤害险;开展城区老旧小区供热设施更新,惠及1.9万余户居民;实施死树枯枝专项清理,累计清理4.3万余处;为全市11.9万个市政窨井盖加装防坠网,“兜”住群众脚下安全。
推进开门“三项活动”,共治共享格局持续健全。去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开门办城管”理念,创新推进“开门”活动,常态化开展城管进社区,每月深入基层社区提供城市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以“门要全开、事要解决、群众要满意”为原则,开办“城管半月谈”栏目,每半月线上与群众共商共议城市管理。坚持开门述职评议,邀请市民、媒体代表,面对面提问题、打分数,推动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有精度、更有效能。
抓紧行业“三条底线”,发展基础支撑更加坚实。我市严格落实守好“一排底线”要求,建立“3+N”包靠帮扶制度,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深入打好燃气安全“百日攻坚”,有力提升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抓牢生态环保底线,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速推进“两清零、一提标”。抓牢疫情防控底线,落实优化疫情防控系列措施,深入细致开展防疫消杀作业,与广大市民一同筑牢了疫情防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