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合唱”丰收歌

(2023年04月0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
  通讯员 李绍丰 郭琼月

  “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转包给企业,企业再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进行生产管护……”4月3日,在诸城市辛兴镇岳水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李洪伟正向外来取经干部介绍他们“产业牵动合作融合”增收模式。
  记者了解到,辛兴镇岳水社区立足实际,创新求变,探索实施“合作融合百企兴镇”集体增收致富路径。社区以党组织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借助龙头企业技术、资金、生产等优势,形成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走出了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振兴之路。
  “我和妻子长期在外跑运输,以前家里的8亩多地只能租给别人耕种,每年每亩只有三四百元的土地租金收益。”岳水社区岳西村村民郭泽绍告诉记者,“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咱们社区合作社,每亩保底就有1000元的收入,比之前多不少咧。”
  同样得到实惠的还有岳水社区五个网格260余户村民,他们有的像郭泽绍一样忙于生意无暇耕种,有的因管理不善搁置荒废,但从今年开始,他们通过土地流转都有了不菲的收益,各自的钱袋子也日渐充盈。
  据悉,岳水社区原先都是各家各户零散流转,形成了很多边角地、零碎地,不便于经营管理,而且价格五花八门,生产经营方式也未得到有效转变。现如今,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整村推进,将土地二次流转,对土地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形成了成方连片的规模化大地块。
  与此同时,合作社通过借力“种植大户”的现代农机和先进技术,用市场化的方式将技术、人才、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促进农业种植与现代生产要素有机结合。
  目前,该社区合作社已完成土地流转1200亩,“种植大户”也从“农民”摇身变为“职业经理人”,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
  随着岳水社区党委引领合作社的成功实践,岳水社区党委牵头带领岳西、岳东、小捎铺、东岳水、西岳水5个网格党支部共同成立诸城市丰岳农业发展股份专业合作社,与利丰农业搭台融合、接链融链,共同发展订单农业。
  入股社员在赚取土地租金的同时,也从农田劳作中解放出来,留出更多精力创业致富;集体获取种粮收益和比例分红,从源头上增强集体经济自我造血能力;企业借助本土优势,整合技术、资金、生产、物资等资源要素,赋能到合作社产业链各个环节,获得本土良种,实现“一地生三金”,推动农民致富、集体增收、企业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