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文/图
村庄变美了,村集体经济变强了,村党支部更有号召力了,这是近年来昌邑市围子街道逄家庄村呈现出的喜人变化。逄家庄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近年来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多元化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之路。
逄家庄村有耕地24.67公顷,村民有种植大姜的传统。2020年,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了昌邑逄记粮仓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入社村民的大姜生产从农资到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并且为大姜和其他经济作物统一注册了“逄记”品牌。
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作物,2022年起,逄家庄村充分利用大姜种植的空闲期,尝试种植灵芝菇。每年收获大姜后的霜降时节,种上灵芝菇,次年清明节前完成采收,这个生长周期正好影响不到大姜的生产种植。
“首期我们拿出部分土地进行了试验,效果不错,今年计划进一步推广种植,届时将由合作社统一运营统一销售,提高经济效益。”逄家庄村村主任、逄记粮仓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逄永全告诉记者。
据悉,逄记粮仓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目前已成功开发推出了面条、石磨面粉、大姜、灵芝菇酱等逄记系列产品,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成为村集体增收的重要来源。
逄家庄村后的大片湾塘,曾经是村民心里的一块心病,臭气熏天,垃圾遍地,生活在附近的群众苦不堪言。今年以来,村委经过论证后决定对臭湾塘进行彻底改造,通过回填后建设姜窖,用于生姜储存。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已有多个姜窖完工,井口上均敷设有简易安全防护措施。据介绍,每口姜窖的底部足有20米长、2.5米宽,全部用砖砌成,一个姜窖可储存生姜达25000公斤。
“我们村委自筹资金,并争取了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对湾塘进行了彻底治理,目前已建成21个姜窖,另外还有26个正在改造建设中,建成后可以满足本村及周边姜农储存生姜的需求。”逄永全介绍说。
逄家庄村前大路与农田中间,一条长达240米的荷塘,夏日时节荷叶田田,碧绿的荷叶盘中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荷粉荷,满目盈翠。
谁曾想,这处荷塘过去曾是一条臭水沟。去年春天,村里对这条臭水沟进行了彻底整治,建成了一个既能作景色观赏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荷塘。在建设过程中,对水底淤泥进行了有机处理,营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生长环境。
“有机藕每公斤价格能达到20元以上,今年的产量有望达到6000公斤。”对于有机藕种植的市场前景,逄永全充满信心。
图①:改造后的荷塘荷叶田田、满目盈翠。
图②:改造完毕的区域已建成多个姜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