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2023年12月31日上午,东风桥建成投用仪式举行。自2023年3月份开建,历时九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东风桥终于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东风桥为梁拱组合桥,跨径为28米+46米+28米,桥宽为53米,拱圈外形采用抛物线,主拱圈采用箱型截面,桥墩位置设四座景观桥塔,悬锁造型。桥梁桥墩采用墙式实体桥墩,桥台采用直墙式桥台,两侧桥底设下穿通道,桥梁分南北两幅。
东风桥建成后,比亚星桥宽度增加10米、2条车道。东风桥新建的同时,同步对和平路路口进行改造,和平路东侧加宽增加1个右转专用车道,增大了路口转弯半径。目前,该路口共有12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桥项目经理宫方亮介绍,东风桥拆除重建工程于2023年3月27日开工,因国防光缆等管线障碍5月8日旧桥才全部拆除完毕;5月28日112根桩基施工完成;7月5日8个承台、4个桥墩施工完成;9月1日进行拱圈混凝土浇筑,9月22日拱圈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10月5日,挂梁混凝土浇筑完成;10月30日,桥面沥青摊铺完成;11月1日桥面通车,先行开放主路面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后陆续进行人行道、桥塔、栏杆、悬索等施工。目前桥面全部施工完成,车辆、行人行经此桥,会更加畅通舒适,也欢迎市民前来打卡观赏。
在东风桥的四个桥头均设置了象雕塑,分别是位于东南角的朝阳象,西南角的安定象,东北角的望海象,西北角的迎恩象。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东风桥文化总顾问孙敬明介绍,这四座象雕塑是以1979年3月在当时的潍县望留公社武家村出土的“潍坊象”化石为原型进行设计,该化石属于距今约10万年至2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非常珍贵,是至今唯一一个以“潍坊”命名的古生物化石,名为“潍坊象”,是潍坊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潍坊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
孙敬明介绍,这四座象雕塑,分别对应老潍县四座城门安定门、朝阳门、迎恩门、望海门,既传承了古潍州的文化,又代表了更好潍坊的新气象,给崭新的东风桥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必将成为更好潍坊新的城市名片。
市民代表杜先生说,经过九个多月的等待,一座承载着无数潍坊人深刻感情的东风桥再次登上历史舞台,“潍坊象”、郑板桥竹刻、名家题字等一个个潍坊符号印刻在新桥上,成为我市又一个新地标。这是市委、市政府倾听民意、积极作为,为市民通行安全及潍坊历史文化传承所办的又一件民生实事。
出租车司机田先生表示,东风桥通车后,桥面宽度增加、车道增加,安全系数大幅度提高,走在桥上更加安全顺畅舒适了。“新桥新气象,走在如今宽敞广阔、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桥上,感到特别自豪。”
上图:2023年12月31日,车辆行驶在全面建成投用的东风桥上。
通讯员 李振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