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雷锋益站”:

百姓身边的“爱心补给站”

(2024年01月2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爱心档案
建站10年
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

  “雷锋益站”始创于2014年,起初是为了满足一些沿街开店的业户志愿者“足不出户做志愿”的心愿而量身打造的。成立之初,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帮助四邻商铺警戒守望,请过路群众取暖纳凉等。随着快递、电商等新兴行业的发展,“雷锋益站”又开始为四邻义务收发快件,定期向困难群体免费分发志愿者捐赠的米面油盐、衣帽鞋袜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300余处“雷锋益站”帮助四邻义务收发快件等20万件次,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其中,邀请过路市民、环卫工人等取暖纳凉约2万人次,向困境老人、环卫工人等免费分发米面、元宵等4000余袋,食用油、调味品等1000余桶,蔬菜水果等1.5万公斤,服装被褥等2000余件,鞋子300余双。
暖心故事
开店近3年
免费分发5000多个馒头

  1月12日下午,在方晓莉的馒头店里,刚刚放学的孩子们正吃着热乎乎的包子,脸上洋溢着笑容。方晓莉是高密市党员雷锋团的一名志愿者,2021年春天,她在高密市经济开发区小学附近开了这家馒头店,开业当天即在店门口挂上“雷锋益站”的牌子。
  “在咱高密,人人都知道‘雷锋益站’,看到我店门口的牌子后,来接孩子的家长们遇上刮风下雨,都到我店里来喝水聊天。”方晓莉说,为了方便家长休息,她还专门在店里设立家长坐席区。有时赶上家长接送孩子不方便,就让孩子放学后到她的店里等着,孩子饿了,方晓莉就把刚蒸出锅的馒头、包子给孩子们吃。
  “我粗略算了一下,从搬过来到现在,近3年的时间,我至少给孩子们提供了5000多个馒头,看到孩子们吃得开心,我也很知足。家长们看到我挂在墙上的荣誉证书,都知道我是志愿者,所以都很信任我、支持我。”方晓莉说。
  小行为,大善举。“我们就想通过一个个小门店、一个个小善举,带动一座城市的大文明,让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加快推进更好潍坊建设贡献党员雷锋团力量。”高密市党员雷锋团党委书记单政达说。
城市温度
“小站”汇聚大爱
◎孙瑞荣

  一处处“雷锋益站”看似不起眼,却传递着城市的人文关怀,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里感受到关心和关爱。这是爱心传递所形成的巨大力量和独特魅力,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所在、温度所在。
  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的一种创新,“雷锋益站”提供了一个参与公益的平台,志愿者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助人自助,在关爱他人、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尊重、认同、愉悦等美好的心理体验,实现了快乐式参与。
  事实上,社会上并不缺乏爱心,也不缺乏感恩和向善的正能量,当善意不断汇聚,微光就能成炬。“雷锋益站”的志愿者们用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他们将志愿精神融入了经商理念中,在彰显新时代的商人风貌的同时,也树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公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