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撑开“致富伞”

(2024年03月0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桂芬在采收羊肚菌。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文/图

  3月3日,潍城区望留街道纸房村羊肚菌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工人们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扶着羊肚菌,小心翼翼地将羊肚菌从土里剥离,再轻轻放进塑料筐,不一会儿,羊肚菌就装满了一筐。
  黑色遮阳网下,一朵朵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撑起一个个褐色“小伞”,长势非常喜人。“我们去年11月份撒下了菌种,最近这几天羊肚菌进入了成熟期。一大早,我们就组织工人来棚里采收,等着四川那边的客商来拉。”纸房村党支部书记刘桂芬指着一朵朵破土而出的羊肚菌介绍。
  “羊肚菌因顶部凹凸不平,长得像羊肚子而得名,属于食、药两用真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刘桂芬说,种植羊肚菌投资较少、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近年来,纸房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拓宽增收渠道,以产业振兴促进了乡村振兴。
  “这几年,村里发展建起了48个温室大棚,去年街道又统一给我们搭起了‘农光互补大棚’。如何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面积,我们也是费尽脑汁,最后经过一番考察,选择了种植羊肚菌。”刘桂芬介绍,去年,望留街道积极探索“农光互补”模式,搭建起农光互补大棚,充分利用光伏板下土地空间,建设“光伏+羊肚菌”融合的农光互补种植基地。于是,她带头种植羊肚菌,希望试验成功后可以带动更多村民种植羊肚菌。
  发展特色种植,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其实,羊肚菌是一个非常娇贵的菌种,温度不宜太高,不能超过18℃;也不能太冷,不能低于3℃,否则它就不生长。必须得适时保持通风、遮阴,才能长出好的羊肚菌。为了管理好羊肚菌,他们还专门聘请了技术员在棚内做长期指导。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整地、育种、播种,还要时刻观察菌株的细微变化,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通风、喷灌、加减遮阳网,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终于,我们的羊肚菌可以收获了。”刘桂芬说,现在天气暖和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羊肚菌成熟,这一个棚收2400公斤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我们已经与四川、辽宁等地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搭建了供需桥梁,为后续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说起羊肚菌目前的效益和发展前景,刘桂芬信心满满,羊肚菌的成功种植也带给了村民信心,今后,他们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种植羊肚菌,并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拓展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