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 张沁
与同伴们一起运动、阅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接受生活和就业技能培训,从事简单的来料加工工作……自从来到高新区新钢发展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后,残疾小伙小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了,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在全市“如康家园”中,生活着很多这样自信的“小李”,他们在这里充实生活、学习技能,甚至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不仅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课程丰富
学到一技之长
3月15日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新钢发展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刚一进门就闻到了葱油饼的阵阵香味,在一间功能室内,小李正在生活老师的指导下用心制作着葱油饼。“我要带回去给妈妈尝尝。”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摞葱油饼,小李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
与此同时,其他生活在这里的残疾人朋友也在各自忙碌着,他们有的埋头制作钻石手工画,有的在进行按摩手法学习……“他们虽然身体上或多或少有些残缺,但学习能力并不差,只要有耐心,就能学到一技之长。”新钢发展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李爱成说。
暖心服务
实现人生价值
记者了解到,新钢发展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成立于2022年3月,内设日间照料室、康复训练室、多功能室、文体活动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可提供日间照料、社区康复、辅助性就业、技能培训、康复训练等多功能助残服务,配备熟悉残疾人相关法规和专业服务知识的管理和服务人员,能够为残疾人提供贴心、温暖的服务。目前有10名残疾人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和生活。
李爱成告诉记者,这里的残疾人除了能够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参与文体活动,还能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就业技能,参与腰带组装、纸盒折叠等简单的来料加工工作,所制作的作品及床品,会被爱心企业购买,是他们部分经济收入的来源。
“孩子来‘如康家园’生活已有1年多时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更加开朗、活泼了,愿意主动跟我分享一些趣事,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看到孩子身上这些可喜的变化,我们全家既欣慰又感动。”小李的母亲刘女士激动地说。
凝聚合力
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小李的可喜变化是全市生活在“如康家园”中的残疾人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为切实提升全市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我市依托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创新集日间照料、社区康复、辅助性就业、助残业务办理等“3+N”多功能服务模式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坚持从残疾人需求和基层实际出发,做到资源整合、一家多能、一园多用、规范管理、安全运行;积极整合信息资源,从不同行业选择市场前景好、适合残疾人生产的辅助性就业项目,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走上岗位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61处,服务残疾人4841人次,切实减轻了众多残疾人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