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谭国亮 文/图
7月12日一大早,记者走进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林家营村韭菜种植基地,站在道路两旁眺望,一行行韭菜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嫩绿的韭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尽显生机与活力。刚收割的韭苔铺满了田地,村民们正忙着分拣、打捆,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作为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蔬菜,韭菜具有根系发达、产量高、好管理、连续多茬采收的特点,成了林家营村名副其实的“致富菜”。依靠韭菜种植,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村庄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
“咱村的村民都把韭菜当自家孩子一样看护,哪有发展不好的道理。”村会计李军鹤经历了林家营村韭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他感慨万千,“从最初的零星种植到现在的450亩,谁能想到,一棵小小的韭菜成了村里老少爷们致富的‘绿色银行’。”
据林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李长福介绍,林家营村已有30多年的韭菜种植历史,辐射带动了周边后邢戈、红庄子等村庄,越来越多的农户前来学习。在多年的种植中,村里也总结出了韭菜种植的经验,通过二到三年完成一次倒茬,让韭菜品质更优。为了做大做强韭菜产业,2016年,林家营村党支部领办源林农产品种植合作社,吸纳本村社员60余户,把一家一户韭菜种植这种松散的生产形式变成一个紧密的经营主体,集合村整体发展和农业生产规划,由合作社负责产前抓技术指导、产中抓标准生产、产后抓市场对接,统一谋划全村农业产业发展。
合作社为林家营村的韭菜注册了商标“林韭”,在全力提供韭菜种植技术的同时,以林家营村韭菜地头市场为核心,坚持“产得出”“管得住”“品质优”的原则,鼓励村民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种植管理水平,不断推动“林韭”品质提升。
“我家的韭菜种植引进了现代化的技术,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平时,街道农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不定期到田地里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我们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村民李平高兴地对记者说,“依托精细化管理,现在我家的韭菜一年能收割2茬,4月到10月还能卖韭苔,从年头忙到年尾,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质量和品牌是农产品的生命线。如今“林韭”成了远近闻名的韭菜品牌,农户都尝到了甜头。林家营村的韭菜、韭苔走出潍坊,畅销青岛、烟台等地,并与中百大厨房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年产值近700万元。
“接下来,我们村计划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并融合二三产业链进行深加工,这样就可以带领更多的乡亲发展韭菜种植特色产业。”李长福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