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汇聚奋进力量 建设更好潍坊

05版:汇聚奋进力量 建设更好潍坊

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勇争先

——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述评之一

(2024年08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7月30日,福田汽车多功能车全球中心工厂第70万辆地产车在高新区下线,这是潍坊汽车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福田汽车作为潍坊市汽车制造产业类的头部企业,高新厂区定位为多功能车全球中心工厂,是集研发、生产、试制试验、国内外物流、客户互动于一体的智能化工厂,产品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潍坊将全力打造千亿级汽车制造产业链,努力创建全国、全亚洲、全球有影响力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生动的工业场景,折射着我市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位争先的好态势,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焕新升级的好前景,一个个印证更好潍坊的要素交相辉映。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完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效能,完善服务业发展机制,优化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构建标志性产业链提级扩能机制,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勇争先。
  8月19日,作为全市氢能、储能产业领军企业的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了“亲清发改会客厅”的座上宾,市发改委同时还邀请了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诸城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助企强企路径举措,支持企业抢抓新能源开发机遇,保障延链强链项目建设,为这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支大招。
  横向纵向强化政企协调联动,结果导向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亲清发改会客厅”成为连心桥,这只是我市聚力强产业提能级,发力促创新增动能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何为新质生产力蓄能?我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正值项目建设黄金时间段,全市上下奋战三季度、冲刺全年赢的关键发力期,潍坊张弓满弦拼经济的冲刺速度一如既往,坚持项目为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我市加力拼项目强后劲,着力扩内需稳外需。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坚决扛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重点任务,统筹重大规划编制、重大事项改革、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更好潍坊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工业是深化改革、支撑发展的重点领域,作为全省两个规上工业产值和营收双过万亿城市之一,市工信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攻坚突破,坚定扛牢工业大市“走在前 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突出抓好工业运行调度、产业生态打造、数转智改网联、新质生产力培育等重点工作,加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为更好潍坊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我市制造业基础优势好是不争的事实,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潍坊拥有37个。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在全市规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86.5%,比去年年底提高29.7个百分点。在产值占比超过5%的六个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2%,汽车制造业增长8.1%。
  链式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显著特点,而产业链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骨干”。为了锻造最强产业链条,我市在打造产业生态上攻坚突破,聚焦“9+3+N”产业主战场,按照“串企成链、聚链成群、汇群成态”的思路,加快梳理骨干企业上下游配套关系,绘制全市制造业生态地图,推动补链延链强链,激发产业链内生发展动力。
  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强、出行服务强、创新能力强、物流保障强的全国交通枢纽强市,推动“公铁海河空”5大体系41个项目全面铺开,“交通破壁”推动“要素破壁”,潍坊的区位显著优势和比较优势成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动能满满,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