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更好潍坊建设,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更加自觉为检察铸魂,在强化政治建设中擦亮忠诚底色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提高站位、解放思想”大讨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破解检察发展难题,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和省检察院党组请示报告。健全检察人员思想动态分析机制,管好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市院“互联网+检察”影响力始终位居全国前列,获评全国十大检察院微博。
深化全面从严治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新“领学+解读+研讨”学习方式,推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落到实处。加强清廉机关建设,全面创建“无违纪违法、无责任事故”检察院,组织开展政治督察、内部审计,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主动报告“三重一大”事项58件次。
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全链条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每季度开展党员先锋岗评选,推行思想政治工作“三性教育法”,43个集体、50名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6项做法在全市党建活动评选中获奖,在全省检察机关党建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临沂、延边、鹰潭等省内外党政机关来院考察交流32批次,党建品牌效应持续增强。
二、紧跟部署为大局服务,在共建更好潍坊中践行责任担当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838人,提起公诉7835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138人,发出检察建议15份,持续推进行业源头治理。加大陈年命案攻坚力度,运用新技术补查完善证据,层报最高检核准追诉3人。从严惩治严重暴力犯罪和黄赌毒、盗抢骗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批捕779人,起诉1760人。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犯罪970人。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融入全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市院荣获全市“一号改革工程”先进集体。注重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38人,追赃挽损8300余万元。会同公安机关开展涉企“挂案”动态清理11件。开展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专项监督,推动执行到位235万余元。助力实施“高企培强”“科小育优”工程,统筹“四大检察”开展“一案四查”,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74件。
强力防风险促治理。将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贯穿全年。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立风险提示、督办问责等“五函”制度,促使检察官在受案时评估、办案中化解、结案后审视,最大限度实现矛盾就地化解。“庭院说法”“上门下访”等7项经验被最高检或省委政法委刊发,4项机制入选全省涉法涉诉信访优秀制度成果。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65份,推动商务楼宇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21个领域问题整改见效。
三、坚守初心为人民司法,在守护美好生活中体现检察温度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聚焦食药安全,起诉相关犯罪67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4件,主张惩罚性赔偿776万余元。聚焦消防安全,组织开展网络销售伪劣灭火器专项监督。聚焦乡村振兴,开展“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督促恢复耕地40.92亩。聚焦生态保护,起诉相关犯罪205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9件,以“检察蓝”守护绿水青山、海黛天净。
强化特殊群体保护。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受家暴妇女等提起民事诉讼387件,追索欠薪、抚养费、赔偿金等523万余元;向因案致困的538名当事人发放救助金507万余元,同时协调配合民政、教育、妇联、工会等开展多元救助。
倾心呵护未来希望。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零容忍”。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矫治教育基地和观护帮教中心。开展住宿行业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专项行动,督促检查旅馆2.8万余家,核查可疑情况316件次。
四、聚焦主业为法治担当,在高质效办案中书写公平正义
健全刑事检察全流程监督。会同公安机关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提出刑事抗诉33件,起诉职务犯罪71件74人,依法立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8人,行使机动侦查权立查犯罪3人。加大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质化审查力度,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
提高民事检察监督精准度。办理民事监督案件1071件。深化虚假诉讼监督,创新刑民线索双向移送机制,依法监督纠正“假官司”20件,涉案金额70余万元,追诉犯罪2人。
突出行政检察监督实效性。办理行政监督案件1272件。推进行刑双向衔接,督促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28件,对不起诉案件移送主管机关建议行政处罚338件。两级院均与政府会签“府检联动”工作意见,在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创新驱动、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共促法治建设的有效机制。
增强公益诉讼检察规范化。牢记“公共利益代表”使命,通过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开展前端治理373件,对诉前建议解决不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件,依法提起诉讼46件。推进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公益保护同心圆越画越大。
五、强基固本为发展蓄能,在锻造过硬队伍中提升潍检形象
持续提升专业素能。把“考、评、赛”作为激发内生动力的有效载体,建立17个专业化团队,开展“青蓝计划”“百庭观摩、千庭评议”“高质效办案讲述”等活动。7项理论课题获最高检、省检察院立项,29篇理论文章在国家级期刊发表,14人荣获全国、全省业务标兵能手称号,1名同志被确定为“高质量发展强担当”省级榜样,1个办案团队被表彰为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
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加强业务管理,常态化开展办案质效和业务态势研判。加强案件管理,完善疑难复杂案件请示指导制度,全流程监控办案程序。加强质量管理,“三随机”开展案件评查,案件质量评查成绩全省前茅。两级院13起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6起案件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树牢大抓基层导向。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基层轻装上阵、干劲更足。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履职路径,9个模型在全国推广。深化“一院一品”创建,参播《法治红绿灯》栏目9期,4个基层单位获评全省检察机关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集体,“红高粱·未光成阳”未检工作品牌,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特色品牌。
自觉接受多方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接受现场询问,配合做好检察官履职评议,主动向政协通报检察工作,诚恳接受各民主党派意见建议,全面推进整改落实。邀请各级代表委员视察工作、参加活动。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充分保障律师依法执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紧扣全市“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凝心聚力、干字当头、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贡献更大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