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莹
“这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了宁祥雨从孤身下南洋,到成为华侨领袖,再到为祖国和民族利益不懈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近日,在位于昌邑市柳疃镇的潍坊侨史馆内,讲解员李东泰声情并茂地为参观团成员讲解华侨领袖宁祥雨救国抗争、自强奋斗、回报桑梓的感人故事。
早在100多年前,昌邑万余绸商背着包袱出国经商,历经千辛万苦,足迹遍及英荷法俄诸国,成就了昌邑“华侨之乡”这一响亮名片。近年来,昌邑市依托丰富的侨务资源,创新推动侨务事业、文化交流、经济建设互促共建,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潍坊侨史馆被确定为“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昌邑籍侨胞投资和牵线搭桥引进项目96个,去年实现利税12.7亿元。
优化联络服务机制,画好侨界团结“同心圆”
“上个月我在昌邑的企业与烟台一家机械公司产生了贸易纠纷,一筹莫展之际,昌邑侨联、统战部和审批服务局的同志联系到我,主动为我们公司开展涉侨法律服务,仅用20天的时间就化解了纠纷,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维护了我们侨企权益。”昌邑华侨、山东上润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川说。
近年来,为方便侨胞在昌邑投资创业,昌邑市扎实推进侨务工作提档升级,在服务侨胞方面下大力气,帮助侨胞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业务办理便捷通道,凝聚侨界力量。
——构建“侨”服务组织。探索建立由昌邑市侨联为引领,多单位密切配合的侨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构建“市—街道—村(社区)”三级侨服务组织体系,推行“社区+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及时研究解决涉侨重大事项,打通密切联系归侨、侨眷的“最后一公里”。
——织密“侨”联系网络。探索“侨务+统战”工作运行新模式,打造10处“侨胞之家”,组织统战部、侨联定期到归侨侨眷工作一线走访调研,最大限度凝侨心、聚侨力。创新海外侨胞联系联络机制,聘请海外侨界代表人士担任海外顾问,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设立昌邑海外联络委员会,与国内62个海外侨团侨社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形成“点、线、面”海外侨务联络新格局。
——创新“侨”活动机制。探索“为侨服务+活动搭桥”工作模式,依托11处“为侨法律服务站”,创新开展“涉侨法律宣传月”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免费上门为侨企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协调处理涉侨纠纷260余起。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等红色主题学习活动100多场次,夯实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根基。
创新融合互促机制,汇聚侨智侨力“强动能”
“我们生产的‘家胜客’系列产品质优价廉,通过昌邑市搭建的‘侨乡优品’平台,我们公司生产的熟食和素食产品辐射全国多个城市,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在“侨乡优品”发布会上,昌邑市卜庄镇企业代表、潍坊家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庆快人快语、信心满满。
近年来,昌邑市重点在融合互促上下功夫、做文章,着力做强“侨乡”产品品牌,探索“优选产品+侨乡赋能”产品推广机制,在辖区卜庄镇搭建“侨乡优品”全球网络营销平台,精选柳疃丝绸、卜庄梨枣等49种文创商品和农优产品进行“侨”元素包装策划,积极与广大侨商在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将产品销往全球,实现产品销售与品牌打造的“双赢”。去年以来,“侨乡优品”销售收入4.2亿元,带动周边食品加工、丝绸制衣等行业实现收益14.3亿元。
工作运行得如何,政策供给十分关键。去年以来,昌邑市健全“侨企”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制定县级《关于扩大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的十条意见》,创新编制面向侨商的定制版“招商地图”,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吸引更多侨商到昌邑投资,建链强链。目前,昌邑籍侨胞侨眷在昌邑市直接投资项目81个,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28.3亿元,带动就业3.5万人。与此同时,昌邑市不断创新“侨才”引育机制,搭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与山东大学探索共建“昌潍侨创空间”,为“侨才”来昌邑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对意向合作的侨界人才进行细化分类,统筹梳理有人才需求的重点企业,精准匹配供需两端,实现“侨才”与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目前,已吸引336名侨界人才落地昌邑,承接工业碳捕集等创业项目21个。
完善文化交流机制,擦亮宣传推介“侨窗口”
“参观结束后,我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段侨史不仅是一部奋斗史、创业史,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精神史诗。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勇于担当的信念。”近日,昌邑市第一中学学生李玉梅在参观潍坊侨史馆后说。
为进一步宣传侨史、促进交流,近年来,昌邑市创新投入机制,搭建有形“侨阵地”,探索“政府投资+资本注入+向上争取”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整合利用各类资金5亿元,建成以潍坊侨史馆为核心,柳疃丝绸博物馆等21个侨文化展馆为支撑的“1+21侨文化基地”,成为省内一流的侨文化展示平台。目前,已接待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各类游客10万余人次。
优化宣传模式,凝聚无形“侨共识”。深挖昌邑华侨文化精神内涵,探索“侨文化+数字IP”文化传播新模式,精心打造侨商“侨小满”IP,筹拍电影《侨心传》和系列动漫剧集,持续引发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共鸣。
探索公益实践,传递暖心“侨慈善”。完善广大侨胞参与的公益文化制度体系,实施“侨+教育慈善”大公益活动。海外侨胞、侨资企业捐资设立7项奖助学金,奖励、资助优秀学生2000余名。昌邑市还组织开展“爱心侨企在行动”等系列文化慈善活动200余次,受益群体15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