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杰
7月24日上午8时,在寒亭区高里街道大官庄村的“馒头坊”内,一台全自动馒头机正在高速运转,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将生产线上加工的馒头整齐码放,馒头醒发后被推入蒸箱,30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馒头就出锅了。
“我们采用传统的老面技艺,通过全流水的生产加工设备,生产出来的馒头既筋道又好吃。”大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牟志敏说。每天早上,“馒头坊”门前都会排起长队,还有其他村的人专程跑来买。
大官庄村的“馒头坊”是今年年初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和集体讨论后确定建立的。今年3月,大官庄村集体投资5万余元建设占地60平方米的馒头生产车间,配置馒头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千层老面馒头生产和销售。
今年4月,大官庄村正式成立“麦香官庄·助膳坊”,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生产、销售千层老面馒头,通过党员带头参与生产,设立“党员示范岗”,严控质量关,蒸出来的馒头香味浓郁、层次分明,松软而富有弹性,口感瓷实劲道。
牟志敏介绍,他们在对外销售馒头的同时,还免费为村内44位8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发放5个热馒头。目前,大官庄村“馒头坊”每天能销售馒头1000个左右,已经与3家超市、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大官庄村还将继续扩建生产车间、开发电商销售、打造“党建+美食”研学基地,通过打造“党支部引领+集体入股+村民参与”的共富工坊,实现“集体增收、村民就业、便民服务”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