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时事

市委政法委:

以改革促法治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于哲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坚持以改革思维破题,创新开展“百名干部破百题”改革攻坚行动,坚持由主要负责同志领题攻坚、分管同志分类推进、各级干部积极作为,从司法执行、协调联动、护航保障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入手,靶向解决突出法治问题,聚力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曾是许多企业的心头之痛,为此,市委政法委将破解“执行不畅”作为改革突破口,由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牵头,组织各级政法委、法院分管负责同志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对涉企执行案件分类施策、精准破题。
  本地某企业与外地某企业的股权转让纠纷案,标的额高达1.4亿余元,跨区域执行难题一度让企业陷入困境,市中级人民法院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将案件纳入“典型案件库”,专班成员先后三次奔赴长沙、郴州等地,一边办理股票查封登记、积极对接股票处置事宜,一边现场察看核实拟处置不动产权,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查封冻结被执行人相关产权,为本地某企业挽损1.4亿余元。
  这一案例正是改革攻坚的缩影。通过建立台账化管理机制,分类施策化解涉企案件,运用“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强化执行质效,今年以来,全市执结各类涉企案件7163件,到位金额41.54亿元,专项清理拖欠账款3347余万元,司法权威与公信力在“真金白银”的兑现中愈发坚实。
  今年1月份,得益于政法部门的指导帮助,潍坊某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重回正轨。据了解,这家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此前生产陷入停滞。坊子区委政法委和坊子区法院认真研判情况,通过破产重整引入投资1.53亿元,盘活不良资产2.13亿元,化解债务3.47亿元,让企业重获生机。
  面对企业涉法问题“服务不优”等痛点,市委政法委创新推出“企业吹哨·政法报到”机制,组建市、县两级“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服务团队,由各级党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任组长,182名政法干部、律师专家变身“企业法治管家”。通过开通设立“政法服务码”,实现企业涉政法问题“一头受理、一体解决”,对复杂问题集中会商攻坚。目前已办理案件2000余件,其中联合多部门开展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帮助企业挽回损失3900余万元。
  着眼提高企业发展护航水平,市委政法委各级领导干部齐上阵,唱好“政法护航戏”。创新开展政策优化行动,组织全市政法系统开展“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专题调研活动,研究制定全市政法机关惠企为民实事清单,出台防范打击招投标领域犯罪、依法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等10项举措。深入实施治安防控行动,建成警务站36处,设立覆盖重点企业及园区必巡点173个、必巡线103条。持续开展“鲁剑”“昆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企违法犯罪行为,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5亿余元,有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