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能级创新力量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主题大会侧记

(2025年09月1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薛静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9月16日,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举行。来自30所国内知名高校和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协会、基金等领域的领导专家、精英翘楚齐聚潍坊,对接交流、共话发展,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赋能更好潍坊建设。
  主题大会上,嘉宾们围绕校地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等各抒己见,纷纷表示,每次来潍坊,都有新变化。特别是会前参观工业科技成果展、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主题展,展览上的各项成果令人印象深刻,期待能与相关企业加强沟通交流,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
  会场内外,成果转化、加强对接,是高频词,更是关键词。设置在会场外的工业科技成果展、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主题展,集中展示了潍坊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内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创新成效。参观中,嘉宾们一边讨论技术应用,一边拍下视频和照片准备回去详细研究。更有专家当场打开视频电话,邀请对方来潍坊看看。
  潍坊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形成了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工业、高端化工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众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潍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人才汇聚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甄良表示,学校与潍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来,学校与潍坊有关重点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超过1200人,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工业母机、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通过发挥人才所学所能,为潍坊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智慧动能。
  不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潍坊也在校地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介绍,从2021年起,双方每年互派科技人才专员、副总,推动学校与弘润石化、三义集团等数十家企业在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建成了未来商用车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先进光学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等诸多高能级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性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推动多个项目在潍坊落地转化。
  科技创新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没有科技创新的“从0到1”,就没有产业的“从1到N”,成果转化则是创新的关键一环。这一过程,既需要专家学者和高校院所发挥专业优势、创新优势,与潍坊优势产业“珠联璧合”,也需要企业、金融机构牵手潍坊、拥抱创新,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中共赢未来。这既是与会嘉宾们的一致共识,也是大家共同期盼的美好愿景。
  “再卓越的科技创新,如果停留在论文里、躺在实验室中,都无法形成现实的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荣剑英说,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完善激励机制、构建高效转化平台、强化金融支持,才能让科技之花真正结出产业之果。“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潍坊企业合作,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锻造核心竞争力。”荣剑英表示。
  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荣刚表示,潍坊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我们已经投资了潍坊72个优质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融资超过300亿元,为潍坊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荣刚说,他们将充分发挥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作用,聚焦“9+3+N”重点产业链,引导带动更多社会投资,推动更多技术成果在潍坊落地。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也是潍坊不断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主题大会上,发布了携手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倡议书,未来,潍坊将和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协会、基金一道,在共创产学研用融合新范式、共探关键技术攻关新路径、共筑产业人才培育新高地、共建高效沟通合作新机制等方面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