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农机装备耕耘全球市场

(2023年04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郑 晖 文/图

  4月18日下午4时许,一批装运SD1204拖拉机的拖车缓缓驶出萨丁工业园,发往浙江义乌。春节刚过,萨丁控股集团农业装备产业园内各条生产线就开足马力“备战春耕”,每6分钟就有一台农机装备下线,日产量达到120台,国内市场单日发车突破150台,产值同比增长30%。一季度,萨丁海外业务量同比增长110%。
  全国农机工业的中心在山东,山东农机工业的中心在潍坊。安丘作为潍坊的农机生产“重镇”,有农机装备及配套生产企业13家,年产值将近30亿元。越来越多的农业装备“安丘造”驰骋在广袤的田野上。
  进阶: 从跟跑、并跑到冲刺“行业领跑”
  农业要强,农机先行。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文件中的“一大一小”,在萨丁农业装备工业园内都能找到:九大平台4000多种产品,覆盖25马力至300马力全系列。“我们的技术研发中心,每年都会完成百余种新产品研发检测。”萨丁控股集团董事长王世盈介绍,萨丁每年都会加大资金用于技术革新、产品研发。“我们现在拥有各项专利70余项,研制出中国首台变频拖拉机、300马力重型拖拉机,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倍速转向和前置动力输出、智能6+1控制模块和几何云大数据系统的企业。”
  科技创新让安丘农机企业有了勇立潮头的底气。2022年,萨丁从26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首次冲进行业前8名,2023年更是在“国四”升级后的首个季度实现逆势增长。
  持之以恒市场问需规划产业布局,凭借科技创新掌握竞争密码,萨丁爆发出的“洪荒之力”,离不开多年的积累沉淀,最终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冲刺“行业领跑”。
  聚焦产业需求导向,用科技动力、改革活力破解难点、打通堵点。安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税费减免、财政奖补、涉企服务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努力为企业创造一流发展环境。“今年,我们将引导企业力争在底盘技术、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从零突破一批、提升一批,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安丘市工信局局长王伯进介绍。
  在良好基础和政策的双重支撑下,安丘农机企业举起“科技利器”,开启研发生产、科学管理、产品升级的“进阶之路”。
  出海: 安丘农机“耕耘”海外市场
  深厚的农业底色,为安丘农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安丘市素有“世界菜篮子”美誉,年产蔬菜近200万吨,出口额占潍坊市的60%、全省的1/7,出口量连续14年保持增长。
  如此大的产业规模对现代农机有着巨大的需求。安丘市在精心培育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同时,延伸产业培育触角,农机产业成为该市精心培育的新兴产业。
  当前,不仅农产品销往全球,安丘农机企业也纷纷出海“抢订单”。“我们通过线上贸易、强企联合等多种方式开辟海外渠道,接连拿下多个大单。”萨丁国际贸易(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鹏民介绍。2022年,萨丁海外业务量达到2亿元,2023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增长110%,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抢跑。
  在海外市场取得不俗战绩的,还有去年4月份投产的中科滕森(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据公司综合管理运营中心经理马海波介绍,目前,中科滕森高端农机具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7%,前段时间菲律宾客商带来了100多万美元的订单,眼下,俄罗斯客户也来厂洽谈订购事宜。
  对内,中科滕森攻关高端大型农机和核心零部件,满足进口替代需求;对外,瞄准“细分赛道”“缝隙市场”,主动抢占国内外市场先机。目前,中科滕森已经将市场拓展到日本、德国、乌克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让“安丘好品”闪耀全球。
    服务:农业企业培育“第二产业”
  农机服务农业,农机企业必须念好“服务经”,这是安丘农业产业快速崛起的“秘诀”。
  安丘大姜常年种植面积约1.4万公顷,总产量近100万吨,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全国种植大姜面积最大、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的县,全球首台生姜联合收获机就“诞生”在这里。
  人力不足曾是限制姜农扩大种植的重要因素。“我们研发自动化大姜收获机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制约大姜规模化发展的瓶颈,解放生产力。”在安丘中国大姜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内,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李维华博士介绍,这台集挖掘、夹持输送、清土、姜秧姜块分离、姜块输送装箱于一体的收获机效率相当于100个熟练工人。
  随着农机在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提产达效方面优势的凸显,农业社会化服务也愈发受到追捧。安丘市一批企业进入农机服务“第二产业”。
  对此,安丘市田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逄仁江深有感触。从普通机械到无人机机械再到北斗导航播种,合作社共有各类农机具128台套,能够为4000余户农户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面积超过2000公顷。
  目前,安丘市共有农机大户230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85家、农用机械37000余台(套),年作业服务面积4.8万公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2亿公斤以上。
  在北京大兴农场,潍坊驰瑞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清华正带领农机手们开展土豆大田播种作业。从四川到内蒙古,驰瑞农服每年跨区域作业服务面积2万至3.3万公顷。李清华认为:“当前农业生产越来越集约化、规模化,随着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实施,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农机手参与进来,驰瑞要培养出更多种田‘好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