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国际风筝会感受“潍坊魅力”

——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精彩回眸(之二)

(2023年04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冲云霄的“复兴号”高铁、身形伟岸的“秦始皇”、风火轮一般的巨型彩环、蝙蝠侠、空间站、大鲸鱼……在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风筝,把蓝天打造成了一个涌动着梦幻的“童话世界”。潍坊人民脑洞大开的想象力和极致的浪漫情怀,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来参加风筝会的游客。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郭超 文/图
本地人来看风筝会,为家乡感到自豪
  4月15日,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内,市民梁善波和朋友们正坐在草地上,抬头望向空中飞舞的形态各异的风筝,孩子们在他们身边跑来跑去,欢声笑语不断。
  梁善波4月14日就赶过来了,晚上在这里露营,醒了收拾一下,直接就过来看风筝了,心情特别舒畅。家住坊子区的他,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忠实拥趸,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来看风筝会了,由衷地为家乡感到自豪。
  在风筝会上放飞的风筝,每只都很有特点,光是抬头看风筝,就非常减压。在梁善波看来,风筝会上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是浪漫和梦想,他建议每个人都要来看看,那种震撼的感觉绝对会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梁善波说,潍坊因为风筝闻名于世界,每年一次的国际风筝会,搭建了一个潍坊与世界交流互动的高水平舞台,可以说风筝改变了这座城市,赋予了城市不一样的浪漫情怀,值得每一个潍坊人为之骄傲。“以后每一年的风筝会,我都不会缺席,只要有时间我一定来现场看,这也是给孩子留下一个对家乡最纯真深刻的记忆。”梁善波说。
特意从北京赶来,对风筝会赞不绝口
  当天,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内,来自北京的戴建辉正在草地上放风筝。眼看着风筝已经没入天际,几乎快要看不到踪影了,他连声说过瘾,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戴建辉是一名风筝爱好者,但平时很难有机会正儿八经地放风筝。这次他提前就计划好了要来潍坊国际风筝会,并与潍坊的朋友取得了联系,早早地赶到了潍坊。“今天这里风比较大,场地也非常专业,我感觉自己放风筝的水平又高了一大截,玩得很尽兴。”
  由于提前做了一些准备,戴建辉对这一次的旅程非常满意,路上很顺利,进入放飞场后感觉会场内的秩序维持得也很好,“今天来了这么多人,但场内仍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放飞空间,不愧是国际级比赛,就是专业。”
  戴建辉说,同行的伙伴都对风筝会赞不绝口,尤其是孩子们,已经约好了明年还要来,“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里放飞的各种风筝已经突破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视觉冲击力太强了!”戴建辉认为,这次旅程会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浪漫的种子,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回忆。
坐了35个小时硬座,只为来潍坊看风筝
  4月15日,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内,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今年20岁的王静欣正兴奋地放风筝,她拽着风筝放飞线,操着一口四川话,大声喊同伴马春梅帮她拍照。
  王静欣说,她从高中时就渴望来潍坊,想亲眼看看从电视中看到的那些新奇风筝,但当时忙于学业没有机会,今年总算圆了梦。“我是坐绿皮火车先去的济南,足足坐了35个小时的硬座,与在济南上学的高中同学马春梅汇合,又一起来的潍坊。”
  在放飞场,王静欣与各式各样的风筝不停地拍照留念,嘴里连声说“哇”。“太震撼了,超出了自己的想象,35个小时的硬座值了!”王静欣说。
  马春梅对记者说,早在一个多月前,她就和王静欣约好了,一定要一起来潍坊国际风筝会。“隔着放飞场还有很远,我们就看到了空中飘着的风筝,来到放飞场后更是感觉目不暇接,感觉超级兴奋。”马春梅说。
参加风筝会,泰安小伙连说三个“太棒了”
  “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提到潍坊国际风筝会,24岁的泰安小伙李昊如此表达自己的赞叹。
  李昊平时非常喜欢放风筝玩,但放的都是那种比较普通的小风筝,所以一直想来潍坊国际风筝会,亲眼看看那些传说中不可思议的风筝。
  今年,李昊早就定好了计划,一直在网上关注着风筝会的消息,并预留出时间,提前赶到了潍坊。4月15日早上,李昊从城区乘坐公交车赶到了摆渡车的位置,又乘坐免费的摆渡车来到了放飞场。李昊不停地在放飞场内穿梭,看到有专业人士放飞风筝,他就待在旁边看,还上去搭把手帮帮忙,过一把“放飞瘾”。李昊说,专业放飞很考验技巧,他不敢上去给人家添乱,但还是忍不住跟着拽拽绳子,体验一把那种放飞的激情。
  “昨天没玩够,今天我又过来了。”16日,李昊对记者说,只有喜欢风筝的人,才能懂亲眼看着风筝从地面上腾空而起,慢慢飞上天空,越飞越高,在空中随风起舞的那种奇妙感觉,那是一种自由的感觉,是一种浪漫的感觉,而他想要的感觉在潍坊国际风筝会上都有。
  李昊说,在泰安喜欢放风筝的人不多,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好不容易来一次潍坊,一定要在这里玩个尽兴,过足风筝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