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细梳妆” 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3年05月0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
  柏油路四通八达,墙体彩绘灵动优美,绿化景观苍翠欲滴,路边花海暗香浮动,淳朴乡风扑面而来……行走在滨海区央子街道,一幅“望得见海、看得见盐田、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海滨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内现代化,庭院有树花。”这是央子街道蔡一村村民现在嘴边经常念叨的一段话。该村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扮靓唯美庭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归属感。
  “除了雨污分流,路域整治、强弱电入地、绿化美化等也是我们村的重点工程。”蔡一村党支部副书记蔡明臣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投入大量资金,甄选剪秋萝、冰岛虞美人、孔雀草等14个种类的草花美化村中小公园、小广场,倾情打造渔盐文化网红‘风情小筑’,完善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现在出门见花、行走观景,心情舒畅了,精气神都变好了。在这样的氛围里,大家也都开始自觉地爱护房前屋后的环境了。”提起村子的变化,蔡一村村民蔡俊志高兴地竖起大拇指。
  固堤场村“口袋公园”,紧邻居民生活区和幼儿园,是在央子街道固堤场村一处废弃的盐坨基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去年,央子街道对该片区实施综合改造提升,大面积种植蔷薇、银杏、百日菊、格桑花等装饰苗木,前不久又更新了健身器材,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游玩的好去处。
  “这处小公园不仅建得好,而且离家也近,傍晚周围很多居民都来这里跳广场舞、健身,”公园凉亭里,附近居民徐俊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暖和,白天好多人在这里晒太阳游玩,别提多惬意了。这是政府为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好事。”
  今年春季,央子街道抢抓绿化美化的“黄金时节”,按照建设“全域大花园”的总体思路,实行规划建绿、建景增绿、见缝插绿,大面积种植红叶石楠、高杆月季、海棠、波斯菊、五彩石竹等绿植,通过高标准开展村庄绿化,高规格提升“口袋公园”,精细打造“风情小筑”微景观,全面实现“一眼净、一眼绿、一道风景”,街道颜值一路飙升。
  据了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创建涉及面广、工作事项多,资源要素整合和统筹发展是关键。除了改善村容村貌、抓好绿化美化等关键板块的环境提升外,央子街道还持续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该街道依托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培塑农村文明先进典型,加强乡风文明宣传教育,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形成淳朴的村风、民风,涵养良好的家风、家教,绘就了一幅“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乡土画卷。
  走进央子街道林家央子村,一幅幅不同主题的大型墙体彩绘十分引人注目:“红色教育墙”“政策宣传墙”“乡村振兴墙”“文明新风墙”……立意精巧,惟妙惟肖,配上清新明快的宣传语,形成了“村中有画、画中含意”的整体风貌。
  “这两年,我们这儿的变化特别大,每次回来都会发现各种新的变化。”林家央子村返乡大学生林育庭说,“这次回来,一进村就看到鲜艳靓丽的墙体彩绘,特别好看。相邻的几个村每家院子外墙都重新粉刷过,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精神面貌都与以前不一样了。”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坚持做活乡村文化,央子街道把墙体彩绘作为宣传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姿添彩,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村民的精神土壤。当下,彩绘文化墙已成为央子街道文明风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见证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