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科技共助力 村企共建结硕果

(2023年05月1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通讯员 郝世涛 薛萌

  短短两年时间,昌乐县朱刘街道一个仅有325名村民的洪家村,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的推动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一举解决了该村多年来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村集体受益的“多赢”局面。洪家村的蜕变,是昌乐县近年来创新实施“头雁争锋”培育计划、联村共富、村企共建等强基举措,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事例。
  党员带头,示范引领。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中,洪家村充分尊重群众主观意愿,党员先“试水”,群众再跟进,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该村第一期拿出35%的股份由村民入股,通过流转闲置土地,新建新式高温大棚种植黄金籽西红柿、鸡枞菇、蓝宝石葡萄等高附加值农作物,预计今年村集体增收8万元。合作社的运转让群众看到了收益、看到了实效,更加调动了群众入社的积极性、主动性。
  抱团采购,开拓市场。该村合作社以农资、种苗、农药化肥抱团采购为切入点,从科技角度出发,与海大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为社员集中统一采购种苗、农资、技术服务等,社员都能享受最低价购买,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合作社对接专业瓜菜收购商和电商销售平台,打通了销售渠道。
  人才赋能,提升品质。洪家村与海大集团加强合作,推动企业在洪家村派驻科技特派员,长期蹲点推广寡糖、生物肽等种植技术,指导农户进一步改良土壤、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通过加强与海大集团沟通协调,促该企业长期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进行种植技术培训,针对农作物发生的病虫害制定防治方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为农作物“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