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文/图
呆萌的姿态、多彩的颜色、形态各异的造型,再加上养护方式较为简单,让多肉植物迅速成为人们的“新宠”,但很多“肉迷”可能不知道,我们购买的多肉植物大部分来自青州。据统计,2022年,青州多肉植物年产销量达到4亿株,占全国总销量的6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销售冠军。
一次“邂逅”
打开多肉植物种植之门
青州与多肉植物的结缘,缘于黄楼街道卢李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李天学。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期间,去世博会参观学习的李天学第一次接触到国外参展商带来的多肉植物,并尝试引进种植。
据李天学介绍,他最开始只是试种,积累种植经验。“2012年,多肉植物在市场上的热度迅速上升,我们开始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李天学说,当时种植多肉植物的还很少,主要集中在南方市场,根据对市场的判断,他果断放弃蟹爪兰、仙客来等传统品种,大规模种植多肉植物。
在他的影响下,本地部分花卉种植户也开始向种植多肉植物发展,并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其后,越来越多拥有专业花卉种植技术和先进花卉种植设施的花卉种植户、花卉企业,纷纷投身到多肉植物行业中。
卢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杰告诉记者,该村是青州较早发展花卉产业的村之一,村里80%的村民都从事花卉种植及销售相关产业。多肉植物引进后,大家看到市场需求大、利润率高,再加上相对省事、省工,很多人选择种植多肉植物。如今,该村260户村民,有80多户专业种植多肉植物,销售旺季,全村一年能卖1500万盆。
据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栋鹏介绍,青州现有多肉植物种植企业、种植大户500余家,拥有多肉植物品种2000多个,其中60个以上都是多肉产业流行的新品种。
一棵“种苗”
塑造多肉植物产业优势
走进青州千卉千姿花卉苗木合作社的多肉植物种植大棚,成排成片的“肉肉”像集合的队伍一样,整齐地种在方型塑料格子里,肉嘟嘟的叶片、小巧的身形、明丽的颜色,“萌”感十足。
主攻多肉植物种源收集、驯化和杂交育种,迅速占领行业前端,千卉千姿实现了从引进品种到自主培育品种的跨越。在青州,这样的企业已不是少数。
郑栋鹏告诉记者,推进种苗研发是青州花卉产业崛起的根本。就拿多肉植物来说,当地已有30多家企业、100多家种植户自主开展多肉植物杂交育种,多肉植物种苗产销占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新品种研发中心和种苗供应基地。
郑栋鹏的一番话也解释了当多肉植物在全国快速兴起后,为何是青州抓住了该产业的风口。“一个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在青州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该市已形成了从种苗到种植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郑栋鹏说,在这个大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下,多肉植物产业才能风生水起。
就拿千卉千姿来说,经过不断创新攻关,他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吕氏毛汉尼”多肉植物种植中心,并相继培育出“吕氏琥珀”“吕氏朝霞”“吕氏密蜡”等10余个多肉植物优良品种,获得国家商标注册105个。其中,“吕氏琥珀”“吕氏朝霞”每株售价高达几千元,自主杂交的“糖豆”多肉植物品种成为全国畅销品种之一。
一根“网线”
为多肉植物市场提供新的选择
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多肉植物种植户和企业跟上了电商直播等新潮流,“解锁”了多肉销售的新玩法。
位于弥河镇的AK多肉花卉基地内,有超过300多个种类的多肉植物。旺季,这里每天能销售近万单,直播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90%以上。
据统计,青州现有花卉销售电商670多家,有8条发往全国主要城市的物流专线,其中从事多肉植物销售的电商350多家。线下花开线上香,电商的蓬勃发展助力多肉走出青州、面向世界,部分品种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
为此,青州专门打造了中国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把多肉植物销售电商等聚集在一起,实现了品种聚集、物流聚集、品牌聚集,进一步增强了集群效益,实现了优势叠加。
除了电商,青州还充分发挥花卉节会作用打响多肉植物品牌。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州)多肉植物展上,展览范围涵盖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组盆、多肉植物衍生品等多个类别,共有交易品种2000多种,展出新奇特精多肉植物600多种,多肉植物文创产品100多种。
持续擦亮“青州花卉”品牌,多肉植物已成为“青州花卉”不可或缺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