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生活安康托底

——我市出台“二十四条”促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3年06月1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把稳就业摆在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的基础地位,研究制定了《潍坊市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行动方案》,统筹做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消费市场回暖向好,确保就业形势稳中有进。
  为稳就业,保障好“最基本的民生”,我市出台“一稳三促”行动方案共24条,推动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持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近日,记者走进奎文区“零工客栈”,看到院里张贴着一些招聘信息,零工人员正聚在这里查看岗位信息。
  “这些招聘信息是我们根据零工人员的年龄、技能等各方面条件,挑选出来的一些岗位,零工人员可以参考信息内容直接和企业联系。”“零工客栈”工作人员介绍,“零工客栈”清晨五点准时开门,每天早上很多人来这里找工作,最多时达800多人。
  稳就业是“六稳”之首,为了让大家端稳“饭碗”,实现充分就业,潍坊拿出真招实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实施绿色低碳就业工程。发展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开展常态化、高质量、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为绿色低碳产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支持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推进“零工客栈”服务下沉,进一步推进“零工客栈”延伸建设,积极搭建全市统一找活平台,提升“零工客栈”数字化水平。
  ——优化工业企业用工保障。落实用工服务专员“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建立劳动力需求清单,开展多层次供需对接活动,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培育壮大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绿色施工、智慧建造,支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以骨干企业为重点,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稳定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举办文化旅游等服务行业专场招聘活动,加强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鼓励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展壮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推动各县市区举办餐饮消费活动。
  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给企业和就业市场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全面优化就业服务环境
  “本来还在愁找不到工作,招聘会提供了这么多就业岗位,选择余地还很大。”在昌邑市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线下大型招聘会上,找到心仪工作的韩女士非常高兴。
  每一份工作的背后,都连接着一个家庭的幸福。让民生福祉“厚起来”,我市全力以赴促就业、助创业、强保障、保稳定。
  ——促进企业稳岗扩岗,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常态化开展返岗复工服务。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中部以及我省鲁西南等劳动力密集的地区,建立5处以上劳务协作工作站,提供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继续执行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优惠政策。继续执行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税费优惠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全额补贴企业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个人应缴纳部分)。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对存在用工难、用工贵问题的稳产保供企业,开通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便捷审批通道,单户授信额度最高3000万元,给予原则上最高4%的优惠贷款利率。延续实施援企稳岗政策。继续实施社保降费、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突出精准化规范化,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范围,加大央行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创业载体服务和创业风险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示范平台,发放创业孵化补贴和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运营补贴,鼓励各类创业平台提升创业服务效能,探索设立创业风险救助金机制,对创业失败人员进行社会化资金救助。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抓好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支持企业开展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自主评价。开展产业特色定制性项目制培训,2023年培训2.5万人。推动家政行业发展。优化工资指导调控。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和人工成本监测,推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鼓励各类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在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优化缴费服务。打造人力资源数字产业园。实现行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优化就业环境。畅通欠薪维权渠道。畅通农民工欠薪投诉电话、线上平台等维权渠道,大力推广应用欠薪维权小程序。提升线索办理质效。对全国根治欠薪平台、督办案件等渠道反馈的线索,坚持快立快处快结。做好欠薪违法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对用人单位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加大重大欠薪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力度。全面激发就业市场活力。轮动举办“百场千企万岗招聘促就业”等各类就业招聘服务活动。开展“年轻有潍就业有坊”潍坊名企名校行活动,加强形势监测预警,消除残疾、性别、户籍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或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全域建设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引导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积极打造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就业生态,持续优化提升就业环境,优化就业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文化环境,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城市。
  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
  应届毕业生钱心如,在各方帮助下努力强本领,求职更有信心;灵活就业者牛恩伍,农闲时节打零工,多一份收入多一门手艺,生活更多彩;脱贫务工人员王加刚,一人稳定就业,全家生活更有奔头……
  在稳岗位、稳就业的版图中,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我市以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为抓手,持续拓宽就业渠道。
  ——兜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2023年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5.19万个,将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16至24岁失业青年等纳入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范围。实施“十百千”现代农业培育工程,举办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
  ——帮扶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低收入人口和残疾人就业增收。实施“人社帮扶专项行动”,优先开展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就业帮扶,推动开展金融助残服务工作,推动实施“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
  ——提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参与度。实施高校毕业生“筑基行动”,开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基层就业岗位,持续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深化青年人才招募行动、假期实习实践活动,加强校地合作,促进产学研转化和人才引育。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水平。开展“春风行动”,落实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加强“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抓好乡村好青年精细培育,打造乡村振兴青年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