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贺德良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扎根于潍坊这片“三农”蓬勃发展的大地,潍坊市政协农业界委员、山东康桥(潍坊)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罗东自入职以来,始终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履责”,始终以一身正气释放“政”能量,以满腔热血“协”力解民忧,把更多的精力倾注于维护农民权益,把更多的心思倾情于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以法为“剑” 释放为民“政”能量
“一名合格的律师,要对得起老百姓;一名政协委员,既要让政府放心,更要让群众满意。”这是罗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心中,律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以法为“剑”守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
从业多年来,罗东先后担任60余家行政机关、企业、商会的法律顾问,成功代理众多行政案件、商事纠纷以及房地产纠纷,为100余起刑事案件被告人成功作出罪轻、减轻、免于刑事处罚的刑事辩护结果。
然而,罗东并没有看重这些职业光芒,他始终恪守的是如何高举法律之“剑”,最大程度维护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某地征迁中,户口还在本村的100多名出嫁女,在他的多方援助下,最终拿到了应得的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助费;一村子通过村民集资方式搞房地产沿街商业开发,最后开发商违约导致村民房产证办不下来无法出售,罗东根据客观事实,代表村民以房屋买卖无效起诉对方,最终20余户村民的集资款得到如数返还……
多年来,到底有多少位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罗东的积极努力下得到有效维护,罗东无法记清,他认准的只有继续在为广大农民群众维权的路上执着前行。
以法为“盾” “协”助产业大发展
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使罗东深深明白广大农村涉及到的法律关系种类繁多,而且不断在变化、在延伸。近年来,一些新的法律关系,如特色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权属、开发手续的完善、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纠纷、买卖双方的纠纷以及农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产生的纠纷不断涌现。这在客观上催生了对更高端法律服务的刚性需求。
“农村产生的这些新的法律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产业发展。”罗东说,作为律师,必须与时俱进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法律服务,才能更好地与时代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匹配、相适应。
围绕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罗东带领他的团队积极参加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组织的各种调研活动,多次参与和组织了各类与农业农村有关的研讨会、论坛,并精心撰写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政协提案。积极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各类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成立和运营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同时,深入农村为多家村集体包括村办企业提供了大量专项法律服务,助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村办企业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以法为“纲” 赋“能”乡村铸文明
“尽力而为、能为善为,全力为乡村发展加‘油’赋‘能’,这才是我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一名政协委员应该做的事。”这些年,罗东充分发挥个人职业优势,在农民权益保护、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为“三农”工作提供了大量法律服务。
罗东选择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前甘棠村作为山东康桥(潍坊)律师事务所的乡村振兴联系点。工作开展中,罗东充分发挥律所的法律优势、资源优势,一方面组织律师定期到村上门送法律,一方面带头积极参加村里的村民议事会,既把法律服务送到基层的协商议事会、为村民议事提供了全面的法律咨询和保障,又把政协的协商理念延伸到最基层、融进了村民议事,大大提升了该村的民主议事、依法议事水平。
以法赋能乡村振兴,以百分努力助力产业发展,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罗东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