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我市各地绿色低碳发展热潮涌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已进入深入落实阶段。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背后,是我市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创优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政策创新服务“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夯实了“绿色本底”。为此,我市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坚持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同步,强化政府引导和规划引领,组织编制《潍坊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潍坊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明确未来五年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具体措施等,全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同时,全面聚焦未办结事项,主动、提前介入绿色低碳能源项目,分类指导施策,力促以公平、开放的政策环境吸引好的投资,以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服务好的重点项目。
转型赛道实现“腾笼换鸟”
在昌邑龙池10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项目现场,铺设好的蓝色光伏电板,整齐地以仰角朝向天空,迎着太阳熠熠生辉。“该项目是由昌邑富翔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建设的,总装机容量100兆瓦,2024年底前全容量建成并网发电。全部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3万吨。”光伏项目负责人吕忠轩介绍道。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能源则是关键。近年来,昌邑市致力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坚持“向海图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激发能源行业发展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绿色低碳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潍坊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大坝坝体填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潍坊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发电量可达13.14亿千瓦时,是省内第4座蓄能电站,也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2027年底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山东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每年还将减少碳排放50万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发展氢能产业也是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整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记者从潍柴燃料电池产业园区“氢能园区”了解到,该项目投入氢燃料电池和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综合供能装置4台套,其中,氢燃料电池综合供能装置累计运行超1800小时,发电量超7.5万度,平均综合供能效率超过75%。
……
一连串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字,却也是我市生态环境不断向绿色低碳发展的真实写照。如今,潍坊推门见绿,远眺绿意交融,呈现出的正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