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常方方
通讯员 崔慧姣 文/图
一直以来,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提升近视防控和矫治水平,帮助更多患者重新获得清晰世界。
有这样一个团队,上下同欲,坚不可摧;有这样一群队友,并肩作战,一路同行。强烈的职业信念,让他们走到一起。
开拓者足下无坦途,梦想与现实碰撞,欢笑与血泪交织,成功与挫折相伴。他们也曾彷徨,却始终不曾退缩,而是咬牙坚持——他们就是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团队。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他们在光明事业的道路上,愈走愈坚定。
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眼科人为群众守护幸福
1999年3月13日,潍坊眼科医院正式创立。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前进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加快布局眼科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链、创新医教研深度融合模式、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等多元化发展,助力转型和升级。
2020年,潍坊眼科医院正式更名为正大光明眼科集团。蓬勃的发展动力,让正大光明眼科集团事业发展的后劲更强劲。集团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一直以来,集团坚持创新精神,塑造高品质医疗品牌,打造多元化平台。
正大光明眼科集团与众多眼科人一起,追逐光明、分享幸福。“我这辈子都没看这么清楚过,真是太亮了,太感谢你们了!”患者王先生用朴素真挚的话语诉说他对医院张浩润教授的感激之情。在这里,他终于和原先的模糊世界说再见。
原来,王先生是一个超高度近视和严重的白内障患者。来就诊时,王先生的右眼只有眼前手动的视力,左眼也只有0.05的视力。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当高度近视与白内障狭路相逢,就成了难治性白内障之一,而且他一只眼接近于盲,手术难度和风险不言而喻。这也是王先生这么多年辗转多地求医无果的原因。
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而言,要求有专业、精准的测量团队和屈光白内障手术规划师,在高、精、尖设备的辅助下,术前进行全面地评估和缜密地手术规划。由于超高度近视引起眼球结构的病理性改变,术中对医生手术操作要求也特别高。整台手术小到手术切口,大到人工晶体的选择,要求步步精准,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术后视力不佳,甚至会引发其他问题。对于经验丰富的张浩润教授而言,撕囊、劈核、超声乳化、植入人工晶体……一气呵成,10分钟,手术圆满完成。当术后第二天看到明亮的世界时,王先生高兴得像个孩子,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不停地道谢,对美好生活又充满了向往。
的确,从创建之初到现在,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的眼科人一起为群众守护幸福,他们始终不忘初心,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医精诚、品质立院 打造高品质眼科医疗机构
近日,家住城区的刘女士做了左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她住院期间双眼突然感到胀痛难忍,视力下降,并伴有头痛恶心,一开始并没有重视,结果耽误了病情,等到髋关节置换手术稳定后,她的双眼几乎看不见了。刘女士的儿子带她辗转了我市多家医院,都没有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
屡屡受挫,刘女士一度绝望,产生了消极治疗的心理。可是她的儿子不愿意放弃,并带母亲找到了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的王继兵教授。来院后,经过检查,刘女士被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慢性期(双眼),情况复杂,手术难度极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急症,一旦延误可致盲,刘女士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而且眼部情况棘手,全身基础情况也差,尚且处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恢复期,更为虚弱。顶着病人最后希望的巨大压力,王继兵毅然决定为她手术。经过王继兵团队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照护,刘女士现在一只眼睛的视力恢复到了0.4,同时眼压也正常了,这让刘女士和家人十分高兴。
大医精诚,“精”字好写,但做起来不易。据了解,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由最初的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四个专业发展到现今,已拥有20个临床医技科室和15大诊疗中心,成为眼科专业齐备的医疗机构。同步开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个性化定制屈光手术等先进诊疗项目。
正大光明眼科集团执着于创新,对技术追求极致,医疗技术与设备坚持与国内国际同步。在白内障领域,集团在国内率先应用飞秒激光辅助微创超声乳化手术,真正意义上实现白内障手术无刀化。
聚才筑梦、近悦远来 注重培育人才和科研创新
鉴往知来守初心,踔厉奋发正当时。正大光明眼科集团致力于打造眼科医生的集团,建立老中青梯队式的人才储备体系,有力支撑集团学科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目前拥有员工千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中、高级职称160余人。黄旭东教授、张浩润教授、孙先勇教授、张少斌教授、王继兵教授、高磊教授等学科带头人在中华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市级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担任主委、副主委、组长、副组长及委员等职务。
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集团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针对高层次人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近两年,集团加速引进中、高级职称和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60余名,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学科人才聚集群。
为更好地培育发掘人才,集团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建立人才追踪评价机制,为人才量身打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年轻医生,建立人才储备计划,将符合条件的主治医师纳入储备人才梯队,加强老中青完备人才梯队建设。此外,为更好地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持续迸发强劲动能,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率先在国内开办正大光明管理学院,定期邀请专家授课,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管理复合型人才,用管理创新赋能集团发展和人才培养。
在这里,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成就自己,更成全患者。借助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平台化发展的势能,越来越多的医生实现自我价值,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他们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会上崭露头角,从“聆听者”成为“发声者”;越来越多青年医生在国内眼科竞技舞台上勇夺桂冠,大放异彩,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集团将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成就更多眼科人的梦想。
科研创新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始终坚持临床、科研、教学并举,发展迅速,成果赫赫,在全国眼科学领域颇有建树。为了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正大光明眼科集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度融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成立“北大医学-正大光明视觉健康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影响视觉健康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此外,依托北大医学的雄厚学术力量和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的规模优势,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提升自身科技综合实力,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眼科科研创新、高精尖人才培养、眼科全产业链的发展新高地,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人。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 帮助更多人获得清晰世界
七岁男孩乐乐(化名)患上了Coats病(也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眼病)最晚期,左眼视力完全丧失,视网膜成漏斗状全脱离,眼里遍布大量黄色渗出液及颗粒样结晶。更让人揪心的是,乐乐辗转多地就医,得到的结论都是放弃治疗或者摘除眼球,而这个“结论”就意味着要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眼球萎缩,最终被摘除。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小儿眼病专家黄旭东教授也皱起了眉头。但是,病情复杂也不能放弃,黄旭东教授带领他的团队迎难而上,经过四个小时的手术,不仅将乐乐的眼球保住了,而且因为手术处理仔细得当,原本不一样大的眼睛又变得一样大了,孩子的视力也在慢慢地恢复……手术如同一束光,驱散了黑夜的阴霾,照亮了未来前行的路,更照进乐乐的心里,让乐乐的生活重回阳光之下,未来可期。
医生不光要有高超的医术、永不放弃的精神,还要有为患者考虑的初心,这就是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的“家文化”。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独特的“家文化”在这里传承不息,孕育了正大光明眼科集团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年轻医生传承老一辈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演绎不断突破、永攀高峰的动人故事,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在“家文化”的滋养下,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始终坚守医者初心,致力于“光明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和“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气度,让医院的医疗服务跨越了国界,不分种族、肤色,传递着爱与光明。
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在前进的道路上栉风沐雨,奋力追光,在奋斗中获得了更多信心和力量。怀揣“创国内一流眼视光学团队”的愿景,集团更加坚定、更加昂扬地走在“让人人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的道路上。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奋进征程路。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将继续秉承“蹄急而步稳、勇毅而笃行”的工作理念,更好地为潍坊及周边地区人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让更多人重获清晰世界,开启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