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1月17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民利作的关于潍坊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田民利说,财经委认为,2023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复杂形势,市政府及其财税等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大力挖潜增收,强化绩效管理,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守底线,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项目得到有效保障,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过去一年,各种困难挑战叠加,取得这样成绩实属不易。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骨干税源对财政收入支撑作用下降,土地出让收入不及预期;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基层“三保”面临较大压力;财政资源统筹机制有待完善,资金使用效益还需提升;债务规模居高不下,风险防范化解任务更加艰巨等。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田民利说,财经委认为,市政府提出的2024年预算草案,符合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各项工作部署,体现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求,收入预期充分考虑经济形势和发展实际,支出预算重点突出、厉行节约、注重绩效,预算安排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符合预算法规定,总体可行。
田民利说,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预算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实推进积极财政政策落实,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提供坚实保障。为此,财经委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巩固经济向好基础。准确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优化各类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与金融、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跟踪服务,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夯实制造业强市根基。密切财税部门协同联动,科学研判收入形势,确保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持续巩固壮大现有税源,积极培植新的增长点,切实增强“造血”功能。二是加强资源统筹优化,保障重点领域支出。落实过紧日子工作要求,强化节约意识,健全制度机制,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按照公共财政标准和要求,压减低效无效支出。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存量资源有效使用,加强对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发展等全市重点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民生投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最优先位置,全面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全力支持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三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根据要求稳妥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硬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按照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严控预算调剂,规范资金调入调出。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结合国企效益,合理确定利润上交比例。深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坚持不懈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贯通协同,加大问题整改、通报问责、处理处罚力度,持续规范财经秩序。四是立足可持续发展,筑牢债务风险防线。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更大力度统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和安全稳定发展。做实做细债券项目储备,严格管理使用方向、项目实施、资金支付,充分发挥专项债券资金撬动作用。用好再融资债券政策,加大存量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努力压降综合债务率。主动适应合并监管要求,建立完善全口径债务监控预警机制,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