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殷钰崃)去年以来,高密市朝阳街道立足产业需求,坚持党管人才、用心留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高质量发展蓄足源头活水。
朝阳街道瞄准纺织、安防、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建立“党建+纺织”“党建+安防”产业链党建共同体,发挥中科智谷、海宇SATRA国际(鞋材)中国区检测认证中心等平台优势,创建“专家智库和引才目录”,引进国家级重点人才3名、泰山领军人才3名、青年人才500多名,182名高端技术人才分类纳入“产业共享人才库”,开展行业“联合问诊”活动4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资金、人才等实际难题83个。
朝阳街道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梳理朝阳籍在外优秀人才2863人,升级打造“中科智谷”服务企业综合体,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解读、就业咨询等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13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创建“一米阳光”创意农场,形成以高密非遗“过门笺”为依托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合作社增收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