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正值生产旺季,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相较于忙碌运转的机器,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画面,偌大的车间内,有一位技术工人正时不时地查看机器的运转情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他就是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机加工班长赵秀文。
别看赵秀文才37岁,但已经是公司的技术“大咖”。这些年,他发挥技术特长,与各种设备打交道,为生产“输能”,并带领团队攻克难关,把青春热血抛洒在生产一线。他先后荣获“潍坊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一开始,赵秀文是公司机加工车间的一名普通车工,不会技术,干起活来很吃力。生性要强的他没有退缩,从“零”做起,一边向师傅学,一边向书本学,先后自学了《车床电器设备》《公差与配合》《金属切削加工手册》等技术书籍和培训教材,不懂的地方就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渐渐地掌握了车床的基本性能,精通了多种车床的操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技术专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一行、爱一行是支撑他在岗位上孜孜不倦、追求进步的动力源泉。工作中,赵秀文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总是抢干急活儿、难活儿,为公司排忧解难。仅在2022年一年中他义务加班90余次,完成54项急件加工任务,累计完成工时3600小时。
技术工作最忌讳“纸上谈兵”,只有深耕其中,才能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赵秀文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面对问题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先后自行设计制作工装11件,总结最佳操作技法6套,改进加工工艺9项,解决了轧辊端头修复、蜗杆加工等20项难题。同时,他参与省市级研发项目10余项,做到“零误差”“零失误”,相关项目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7次,截至目前共有5项新成果予以转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到3000余万元。
除了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赵秀文还热衷于公益事业。他积极推广公益理念,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截至目前,赵秀文参加公益活动30余次,为灾区捐献现金和物资5万余元,带动20余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热心公益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