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潍坊金牌职工”“潍坊市能工巧匠”“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潍坊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这些荣誉是对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师庄明明苛求品质、执着创新的工匠精神的最好证明。
怀揣着对机械设计的满腔热爱,2010年庄明明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他的工匠之路。
工作初期,庄明明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工作,为尽快熟悉各个工序的加工制作流程及要求,他用心钻研,先后掌握了平面磨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多种设备的操作技能,以及参与公司各专业厂工装的制造过程,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公司启动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后简称8AT)的研发工作,庄明明凭借出色的一线工作能力,参与了8AT自制件的试制工作。制作这个零部件的工艺非常复杂,加工精度要求异常严格,公司要求零件公差控制在8微米之内,而庄明明将公差控制在了4微米之内,这相当于一根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随着公司8AT市场的扩大,2014年公司决定建立配套10万台变速器自制零件生产线,新引进日本马扎克车削中心。这些设备非常先进,厂内无人会使用。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各种机床设备技能的重任落到了庄明明肩上。庄明明白天紧跟设备厂家安装人员学习,晚上就自己摸索、记录学习心得,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庄明明全部掌握了进口设备的操作、维护、编写加工程序。随后他积极将学到的经验、技能传授给相关员工,培训出首批能够独立顶岗的操作工,为公司组建加工线培养了技术骨干。
随着设备长时间的运行,一些设备的潜在问题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稳定性,庄明明又一次迎难而上接下了攻克难关的任务。P1齿圈连接盘精加工使用的是从韩国定做的花键涨芯轴专用工装,因为一次事故致使工装严重损坏,重新购买需要三个月,国内厂家按照该工装图纸制作无法保证精度,会导致8AT自动装配线缺件停产,造成重大损失。由于生产任务急,庄明明通过对产品工艺特点的分析及对机床结构的拆解,加班加点自制临时工装,挽回被动局面,让工装恢复生产。
2020年,由于工作需要,庄明明由一线工段长调整为工艺工程师,负责公司机加车间的工艺技术工作,恰逢公司纵置8AT研发阶段,庄明明不断地摸索着进入角色,肩负起肩上的职责。
庄明明负责的机加车间作为8AT零件自制的第一线,先后承接了15种机加件和5种焊接件。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庄明明和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20种产品工艺路线及工装夹具的开发,保证了项目的按时推进。
这些是庄明明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难题的一个个缩影。多年来,庄明明凭借勇攀高峰的创新能力,出色地攻克多个技术难关,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给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