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大家洼街道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

(2024年05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的工人正在对果树进行疏果定果。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谭皓洲 文/图

  初夏时节,走进滨海区大家洼街道,繁花似锦、瓜果飘香。作为滨海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唯一试点镇街,去年以来,大家洼街道结合“双百双千”工程,集成推进“三资”要素盘活、产业转型升级等六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村集体平均收入超过130万元,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甜头、农村有看头照进现实。
  在位于大家洼街道的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记者看到,果园内翠绿的幼果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在果树间进行疏果定果。
  “盐碱地上种植苹果,通过盐胁迫效应改变果实糖酸代谢途径,增加果实的糖度,让结出的苹果口感更加香甜,这成为特色‘滨海红’苹果大获成功的关键。”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董事长袁景海说。
  在大家洼街道,像景海果业这样的特色农产品不在少数。近年来,大家洼街道做优特色盐碱地品牌农业,延伸产业链,优化价值链,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
  “针对街道的产业特色,我们根据各村自然资源、地形区位、产业基础等类别,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了弥水农韵果蔬种植示范片区和现代渔业示范片区,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大家洼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李宝佳介绍。
  近年来,弥水农韵果蔬种植示范片区销售收入突破2600万元、利润150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人创业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景海果业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进军高端市场。现代渔业示范片区通过推广高温水产大棚繁育技术,建设海水养殖院士工作站,渔业年产值突破2.6亿元。依托渔业产业,去年大家洼街道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强镇之一。
  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大家洼街道产业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月13日,记者在大家洼街道学府新城社区看到,这里环境优美,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七彩“小课堂”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为居民提供靶向服务。
  “步行15分钟,超市、饭店、卫生室、学校等一应俱全,从平房到楼房,从小乡村到大社区,生活越来越美好了。”学府新城社区居民袁女士说。
  “我们统筹规划,着力打造乡村生活综合发展区,现在,学府新城社区已逐步发展成为容纳4000余户、近万人居住的省级智慧综合服务社区,并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站、托老托幼服务站等,开发‘智慧城乡’数字化平台,吸引购物、餐饮、娱乐等50余个商家入驻,为辖区群众打造安居、宜居、乐居的新型社区。”大家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鑫告诉记者,街道还梳理整合镇府前街、海化广场等5大片区和11个村镇开发区边界以内村居土地资源,将街道驻地、学校、产业园区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域串联成片,为建设可容纳10万人口居住生活的城镇集中商住区留足空间。
  今年,大家洼街道将全面盘活“三资”要素,通过推进集体经济成员分类赋权、推进承包地集中经营、有效处置村居闲置资源等形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街道已确定了9类村集体成员情况和3种不同权益,研究形成分类赋权指导意见,6月底将以周疃管区为试点率先实行分类赋权改革,7月底试点在街道全面铺开。同时,完成土地流转经营情况摸排,梳理31个村居104个流转地块共2.4万亩,流转比例达94%,为乡村开辟致富新路径奠定基础。
  大家洼街道全面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推动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如今的大家洼街道,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