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明慧荣
通讯员 李玲 文/图
“枣—菜—蛙”立体化种养大棚内,枝叶舒展的枣树以及树下的甘蓝菜长势旺盛,蔬菜间隙整齐摆放的蛙圈里,不时有林蛙探头探脑;种养大棚以南的林蛙孵化基地内,百万只林蛙幼苗在一个个养殖池“岸上”欢快地蹦来蹦去;华灯初上时,枣蛙基地旁的“侨乡优品”集市及林蛙特色烧烤营地里游客熙熙攘攘,生意火爆……近日,记者踏访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看到这里到处是一派农文旅深度融合跨界“生花”的繁荣景象,而从长白山远道而来的林蛙,更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顺着林蛙这一线索进行深入采访,一幅幅先人一步、勇于开拓的卜庄人民深入挖掘区域资源、全链条做精做优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创新敢为 解锁特色种养的创富密码
大陆村种植梨枣始于1998年,现在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0亩发展到3200亩,并带动周边12个村加入梨枣种植,目前全镇梨枣总种植面积破万亩,是远近闻名的“梨枣之乡”。虽然梨枣带动了村民致富,但近年来,产量受天气影响较大、销售渠道单一、保鲜期短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了梨枣种植的收成,成为枣农增收致富的瓶颈。为了给梨枣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卜庄镇于2022年初统筹规划了梨枣高标准发展示范园区,通过打造全新的示范园带动梨枣产业发展模式的蝶变升级。
示范园的建设从在大田种植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大棚做起。投资600万元建成一系列立体化种养温控大棚后,首先做的是把大棚内的枣树通过嫁接引进了脆枣、冰糖白、蜜罐等优良枣树品种,并在枣树下种上了甘蓝菜、茼蒿等。这样在每年的梨枣收获后到次年的4月份,枣农们可继续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做到四时无闲,增加了收入。
原本生长在东北长白山脉的林蛙是怎么来到昌邑的?它们在卜庄生长得还好吗?
“引进优良枣树、树下种上甘蓝菜后,剩余的大棚空地养上什么动物呢?”山东枣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丰智告诉记者,正当他苦苦思考这个问题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一条令他心头一亮的信息:原来由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管理的林蛙养殖,已于2020年5月28日起,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在枣棚里养林蛙!”——灵感的火花闪过后,陆丰智开始了对林蛙养殖的深入调研,这一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让他兴奋不已。
抢抓机遇,马上行动!2023年1月,在卜庄镇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批林蛙蝌蚪落户大陆村。
“今年一月,看到林蛙在枣棚里生长得很好,公司又建设了占地两千多平方米的林蛙孵化基地,从东北聘请林蛙养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目前已孵化出100多万尾林蛙幼苗,长势良好。如果我们能够脱离东北林蛙的原生环境,在昌邑全人工将大批量林蛙成功养成可以销售的“商品蛙”,将是一件具有显著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的事情。下一步,我们将在养殖林蛙的同时,生产加工林蛙油,即食林蛙等滋补佳品,将林蛙养殖产业的链条拉长,成为从林蛙养殖到保健食品研发生产的全产业链企业。”谈起“枣—菜—蛙”及林蛙特色养殖产业的未来,陆丰智眉眼间满是喜悦与自信。
在偌大的林蛙孵化温控大棚,记者看到尾巴长长的林蛙蝌蚪在浅浅的水池中灵动游弋,“岸上”一排排平铺的竹竿旁、无纺布上,一片片密密麻麻的林蛙幼苗在蹦蹦跳跳地嬉戏、觅食,场景很是壮观。黑龙江蛙兄林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技术总监姜学坤正提着桶,和一名工作人员一起为林蛙投食。据姜学坤介绍,东北林蛙又叫雪蛤,其药用价值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所记载,含锰较多,还含有多种天然激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林蛙的全身均可入药,其中,最为昂贵的雪蛤油,取自雌蛙输卵管里的营养物质。谈起东北林蛙在卜庄的生长状态,姜学坤笑逐颜开:“山东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小,比东北地区更适合林蛙生长,第一批林蛙来到卜庄一年多了,长势一直非常好,同一生长时段的个头普遍比在东北饲养时长得大。”“在林蛙孵化基地,一平方米大棚大约能养出60只商品林蛙,目前每只林蛙的批发售价是18元左右,两年一个养殖周期,每个养殖周期一亩大棚所产林蛙的销售额约为70万元;而养成一只商品蛙,种苗和饵料的费用约为3元,这样算下来,全人工大棚养殖林蛙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一亩大棚两年的养殖毛利润在60万元左右。”对于在卜庄镇养殖林蛙的收支情况,姜学坤烂熟于心。
走在前沿 “一招先”赢得国内外大市场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一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作为一名走南闯北经营纺织品多年的纺织业行家里手,向来喜欢读书看报、研究国家政策、市场发展态势的陆丰智,早在4年前就敏锐地捕捉到线上销售所蕴含的无限商机,聘请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组建了电商销售团队,开始探索通过线上销售公司的四件套床上用品、婴幼儿被褥等纺织品。2022年底,卜庄镇政府创设了“侨乡共富工坊”农村电商基地,陆丰智的电商团队第一时间入驻“共富工坊”,和田田草编、小程多肉等多家电商品牌一起,打造出颇具影响力的乡村电商新高地。在卜庄镇党建引领、统一规划下,陆丰智麾下电商团队的线上营销之路越走越宽,销售业绩连年上涨,产品也从国内市场扩展到非洲等地的国际市场。
企业线上营销的风生水起、持续火爆,是昌邑市卜庄镇电商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直播间,卜庄镇的各种土特产火爆“出圈”,源源不断地卖向全国各地。
“这是我们的冻枣,软糯香甜,买回去之后直接冷着吃就可以,如果怕凉,热一热再吃口感也很好。”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潍坊)的开幕式现场,卜庄镇的电商工作人员在直播间热情洋溢地介绍自己的产品。
冻枣,实际上是指冻梨枣。梨枣作为昌邑市的特色农产品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但由于生鲜产品储藏期短,梨枣集中上市阶段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梨枣产业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一瓶颈,昌邑市卜庄镇在延长梨枣产业链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陆续开发出枣酥、枣泥、枣芽茶、冻干枣等系列产品。今年1月13日,随着首批6000盒冻枣在哈尔滨红专街早市免费发放,潍坊昌邑的冻枣引来各方关注,昌邑冻枣免费在哈尔滨发放的消息甚至冲上网络热榜。作为“冻”经济新宠的昌邑“冻枣”是全国最早上市的“冻枣”产品,山东枣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冻枣一上市就人气爆棚,便立即注册了“大陆村冻枣”商标,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架“网红”冻枣,加大宣传销售力度,并积极参加“昌邑优鲜农品(北京)推介会”等各类展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先进的理念,打开了多元发展的思路,也拓宽了乡村振兴村民致富的道路。目前,陆丰智的纺织企业和电商团队共有100余人,为促进当地居民和大学生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于林蛙特色养殖,毫无疑问陆丰智也走在了前沿。据了解,随着大陆村林蛙养殖的逐渐声名远播,从青州、诸城、高密等地慕名前来大陆村学习、参观林蛙养殖的外地游客接连不断,他们都对林蛙养殖的市场前景信心满怀。
深度融合 特色产业拓出“邑起富”新路径
一帘微雨枣花香,林蛙做伴绕村廊。枣花、炊烟、林蛙、湖畔,当这些田园的浪漫在夏风习习的傍晚汇聚,会氤氲出怎样恬适的乡间风情呢?
在大力倡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今年“五一”前夕,卜庄镇大陆村充分整合已有的资源,瞄准乡村“夜经济”,深入挖掘枣文化、药食同源林蛙文化、“侨乡”文化以及卜庄草编、卜庄布艺等非遗文化,以“大陆枣蛙 夏日邀约”为主题,策划举办了“侨乡优品”夜市、各色梨枣糕点产品免费试吃、枣蛙立体种养现场体验、林蛙特色烧烤营地、DIY手绘制作等休闲娱乐活动。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市民热捧,近两个月来,一直处于持续火爆的状态,大大激发了乡村文旅消费新活力。
“早就听说过原产地是东北的林蛙营养丰富,是动物‘软黄金’,但一直没有见过真正的林蛙。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不仅看到了枣蛙基地里欢快蹦跳的幼蛙,还吃到了烤制的‘成年’商品蛙,味道很是独特。最开心的是刚刚4岁的儿子,从高楼柏油路的城市社区来到这里,一刻不停地到处逛玩,还亲手拔了枣树底下的甘蓝菜,兴高采烈地要带回家送给奶奶呢!”来自潍坊高新区的徐女士,在枣蛙基地高兴地与记者分享此行的喜悦。
自枣蛙基地夜市和特色烧烤营地开放以来,不少和徐女士一样的上班族利用傍晚或周末时间赶过来,在此放松身心,感受田园之美、品读美食文化。基地打造的草地KTV、民谣音乐、流光溢彩灯光秀等一系列休闲娱乐新场景,也在夜幕降临时为游客们营造了一场场光与影、歌与舞的视听盛宴,让人乐不思归。
打造梨枣高标准发展示范园区及特色烧烤营地,不仅丰富了大陆村的业态,拉动了文旅消费,也带动了周边种植户增收致富。大陆村枣农陆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打理好自家枣园的基础上,会利用空闲时间来枣蛙基地打工,去年一年下来,他自己一个人从枣蛙基地赚的“兼职外块”就有5万多元。
陆先生还介绍说,从前年开始,在镇上的组织调度下,每到梨枣收获时节,都会有当地企业从枣农手中收购梨枣放进冷库保存,避免出现梨枣价格过低问题,从而保护了枣农利益。
卜庄镇以枣蛙基地和土特产为依托,推出的梨枣乡村游、农耕体验游等文旅板块,以及林蛙特色烧烤营地,不仅吸引了大量潍坊当地游客,也吸引了北京、青岛等多地的乡村旅游团前来打卡体验。
卜庄镇大陆村以特色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是昌邑市片区引领、久久为功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步步高”的缩影。近年来,昌邑市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支撑、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加强资源整合,发挥集聚效应;以特色产业为媒,对中心村及周边村庄统筹谋划、联片推动,走出了一条片区融合、产业兴旺、百姓共富的新路子。
“大陆片区党委充分发挥‘梨枣之乡’的优势,带动周边村联建共赢,实现了‘枣+菜+蛙’立体化种养、综合性开发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刚刚起步的林蛙大棚全人工养殖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下一步,卜庄镇将以大陆共富片区三产融合、立体化种养初见成效为契机,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产业融合,打造‘邑起富’卜庄振兴新路径。”卜庄镇党委书记马梓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