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用心用情精准推进包村帮扶工作

(2024年11月2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金凤 通讯员 郝文海)“我们学田村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特别是吃水、出行、办公等问题突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精准帮扶,帮助我们解决了困难问题,把百姓的‘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近日,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学田村党支部书记侯振法告诉记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筹集资金,对全村2000余米主管道进行改造提升,保障了村民用水安全;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庄夜间出行难题;整修村内排水沟渠,为顺利度过汛期提供保障;开展农田道路维护整修,极大地方便生产机械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使生产路变为“幸福路”“致富路”;捐赠办公设施,有效改善了村庄活动场所条件;筹集资金对村南北516米主干道进行修缮硬化,总施工面积2600平方米,进一步方便了村民出行。
  2023年10月,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包村帮扶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对学田村开展帮扶。一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学田村实际,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学田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包村帮扶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帮扶计划,解决帮扶难题,推动工作落实。成立包村帮扶工作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玉波任组长,赵书国为组员,刘红奎为驻村第一书记,负责推进帮扶具体工作。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到峡山区及学田村调研考察、现场办公,协调各方资源为峡山区及学田村发展出谋划策。刘红奎扎根基层、甘于奉献,认真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村集体增收等工作,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乡村谋发展、促振兴。
  编制村庄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没有长远的规划是不行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将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组织业务科室、规划单位等现场调研,多次研究讨论,制定村庄规划,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安排用地,为学田村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学田村实际,探索出一条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强村富民的路子。学田村东侧有一处荒沟占地约20亩,长期闲置浪费。刘红奎积极与村“两委”干部集体研究,筹集资金建设拦水坝,形成2800平方米的水面,惠及周边耕地100余亩。同时利用该水域,招引退役军人返乡发展种鹅养殖,增加村集体收入。该区域的盘活利用,既实现了旱期涵养水源、汛期有序排涝,又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