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方面,总书记率先垂范,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当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这些华章佳句又和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即“六个坚持”亦是如此。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难度越是加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根本保证。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必须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思想上的清醒者。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永远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不断优化制度安排,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环境等老百姓关切的事情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依靠人民,改革才有动力。要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的基层探索和基层实践形成理论化、制度化成果,指导改革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改革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将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坚持好、巩固好,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紧扣制度建设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围绕突出矛盾问题思考谋划,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民生领域的热点、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实现破得准、立得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在法治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不断破解改革新难题、开创法治新局面。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高度关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党内法规等法律规范的改革要求,通过立改废释纂等途径和方式,着力改革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良法体系。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把法治思维贯穿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弘扬法治精神,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动示范社会公众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中,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坚持系统观念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兼顾各方,善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顶层设计中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避免平均用力、齐头并进,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作者单位:高密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