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个强化”
做优做亮社区治理文章

(2024年12月0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春雷

阅读提示
  今年以来,奎文区大虞街道党工委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定位,按照城市文化社区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潍坊城市精神,创新实施“四个强化”,以理论武装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强化长久力建设,做实理论武装的“成”与“效”。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在重点学、深刻悟上下功夫。一是认真落实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第一议题”等制度,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组织集中学习研讨活动26场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街道组织170余名机关干部、社区(合作社)书记到潍南县委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潍坊监狱警示教育基地等学习参观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的经验做法。三是邀请优秀基层书记、新媒体短视频专家等来街道授课,推进理论学习深化于学、内化于心、转化于行。四是开设《社区书记说治理》专栏,举办“红心有约”书记论坛,推出年轻干部“蹲苗·赋能·培优”十条措施,定期举办“大虞先锋·赢在中层”亮绩赛绩活动,为担当实干、创争一流增智赋能。
  强化学思用贯通,铸牢理论武装的“根”与“魂”。一是创新打造“理润虞你”宣讲品牌,积极发挥春晖党支部、宣讲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凝聚100余名文化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30余个文艺节目,营造了“文化润心、里仁为美”的文化氛围。二是探索推出年货大集、文艺演出、政策宣讲、非遗旅游等直播。三是做细“社区文化大巡演”、做实“社区合伙人”、做优“大虞好邻居”品牌,做好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四是注重发挥“百姓茶社”品牌作用,把“大道理”化为“小故事”,为辖区居民调解欠薪、小区车位紧张、邻里矛盾纠纷等100余起,让“小茶社”发挥“大能量”。
  强化建管用举措,创新理论武装的“实”与“融”。街道把贯通融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优化提升社区服务供给作为重要任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汇聚社区、直达居民,共建“美好社区·幸福家园”。一是筹措资金90余万元,对东园、北虞社区29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得到显著扩展与明显优化。二是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在财金广场建设了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幸福里”潍坊家庭服务中心。投资近30万元打造青年优徕社区,入住青年243人,为青年“就业+”“成长+”赋能。三是积极链接潍坊农商银行资源,打造“虞小暖亲邻驿站”示范点,推动了理论武装与文明实践融合并进。四是投资20余万元,对辖区内13处单位闲置房、社区小广场、社团小剧场进行“微改造”,建设“虞”你共享空间,让文明成为大虞新风尚。
  强化知信行统一,做优理论武装的“鲜”与“活”。街道党工委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先进思想引领力、文明融合创造力。一是打造文化社区示范点。指导东庄社区打造早春园美德健康新生活示范带,福寿街社区新建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探索培育“一起向美好”社区文化品牌。二是创新实施党员干部公开接待日。联合区信访、公安、住建等多部门深入问题小区开展“组团式”服务,倾听民声、掌握民意、宣讲政策、解疑答惑。三是擦亮文化品牌。研究谋划了“虞周末”系列活动,统筹全街道力量,开展10项特色活动,集中打造“虞周末·大虞好邻居”服务品牌。四是培育文明精品项目。街道党工委确定“一居一品”思路,打造精品文化项目,涌现出了孙家社区“一创四换·五联十助”美德积分转化、东庄社区“老姊妹·健康生活小剧场”文艺宣讲、虞中社区“虞小暖”志愿服务等一批特色项目,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进了千家万户。
  (作者系奎文区大虞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