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菲
步入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周疃三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内道路宽阔平整、墙绘色彩鲜艳明亮、乡亲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周疃三村的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离不开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袁新楷的精心打造。自上任以来,袁新楷带领周疃三村抓党建、优治理、强基础、促振兴,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周疃三村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为让每一名村干部感受到“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袁新楷带头实施农村党组织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深化“1+X”党员联系户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发挥党员、小组长和妇女作用,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凝聚乡村治理的多元力量。同时,秉承依法治村理念,打造用制度管人、靠章程管事机制,将全村各项工作逐步纳入依法管理轨道。
“只有打开发展思路,探索符合周疃三村实际的发展模式,才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领广大村民发家致富。”袁新楷深知只有一心谋发展,村集体收入多了,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实惠了,才能真心拥护村“两委”的工作。
为此,袁新楷带领村“两委”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充分利用村级资源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他抢抓全市“双百双千”和街道入选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试点机遇,推进村集体成员分类赋权,谋划承包地集中统一经营,签约分布式光伏项目,全面清理闲置、低效合同,加强盐场管理经营,促进村民、集体双增收。
扎根乡土,袁新楷坚持在人居环境上“精耕细作”,使得村内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自和美乡村建设以来,我们村按照‘原貌整治、塑造特色’的原则,在开展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结合村民需求,在村内小广场打造儿童乐园一处,配上色彩鲜艳的文化墙绘,成了村里一处风景打卡地。”袁新楷说,同时,他们成立5个卫生督导小组,高标准规划建设“美丽庭院一条街”,让爱护环境、守护村庄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为和美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中午11时,周疃三村助老食堂里都能传出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一个人做饭不方便,很多时候就对付一口,现在村里有了助老食堂,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每天都不重样,做的饭菜都是适合我们老人的口味,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提起村里的助老食堂,老人们言语间都是称赞和感激。
“我们食堂做的都是家常菜,但食材保证新鲜,菜单一周一换,根据老人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就是让老人们吃得放心舒坦。”袁新楷介绍,除了破解老人“吃饭难”问题,他们还按照省级标准,同步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只有知民情,才能解民忧。为第一时间收集村民的诉求,闲暇之时,袁新楷和村“两委”成员“兵分多路”,主动融入居民“八卦角”,和村民一起闲话家常,扎实亲民的工作作风让村民感到亲切,心也走得更近了。
没有轰轰烈烈,但是袁新楷用真情和实干回应着群众的件件“期盼”,托起群众幸福生活,把群众呼声变成满意掌声。“为民迢迢,步履不停,我将把群众对我的信任转化为动力,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袁新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