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莹)近日,在高密市醴泉街道翻身庄社区的玩具“共富工坊”,工人们正忙碌地制作玩具。该工坊的8名工人均来自附近村庄,工作地点近,每月收入三四千元。村集体也通过场所入股的方式获得了收益。
今年以来,针对辖区群众致富门路少、村集体增收渠道窄等实际问题,醴泉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共富工坊”建设,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新路径,更有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
该街道探索建立“共富工坊+村集体+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每年按工坊盈利获得分红,并将工坊运营、产业效能与村干部绩效工资、评先树优挂钩,进一步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醴泉街道共建立“共富工坊”8个,为集体增收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