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博士” 开荒记

(2023年04月1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 菲
      通讯员 刘纪东

  4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的白塔生态科技示范园,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蟠桃树把120多亩山坡装点得生机勃勃。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荒山,在当地农民眼里,荒山土壤贫瘠,撂荒多年,耕种困难,不值“一毛钱”。
  昔日荒山变成如今的“世外桃源”,皆因为有一位执着的“造林人”,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积极对接政策、联络资源,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大展身手,带领群众致富。他就是高崖水库库区退休教师高永利。
  2016年,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昌乐县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资源,积极发展林果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那一年,高永利与当兵复员的儿子一起承包了白塔村附近的部分荒坡。
  当时,因为那片荒坡上乱石层层、沟壑条条,不利于大面积耕种,周边村民都不愿意去承包开发,以致于杂草丛生、荆棘满坡。很多人也为此劝说高永利换个地方搞发展,但高永利坚持了下来。
  “一是县里鼓励我们开荒,助力乡村发展,二是我在基层教书几十年,了解乡村发展情况。如果把这些荒地荒坡利用起来,对推动乡村发展的作用非常大。”高永利说。
  说干就干,那一年,高永利专门租了一台挖掘机,用来整地开荒。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把荒坡变成了一块块梯田。虽说地整好了,但土壤里掺杂了大量鹅卵石,在这片地上,如何种、种什么,成为了新的问题。
  面对这一情况,高永利四处学习考察,结合自己承包地的地形、土质、气候等因素,决定栽种蟠桃。那段时间,他天天靠在现场谋划、指挥,与工作人员一起整地、栽树、浇水、施肥、除草、剪枝,让这片荒山和邻近的山头,变成了连片的桃园。
  以桃园为“家”,高永利脸黑了、人瘦了。家人朋友见到他的样子,心疼地说:“你有工资保障,这又是何苦呢?”“我是一名党员,也是农村出来的,应该为乡村发展出点力。”高永利说,看着这片桃园初具规模,他觉得一切都值了。在高永利的带动下,周边很多村民也投入到了开发荒山荒坡建桃园的奋斗中。
  桃树种上了,怎么才能结出硕果?凭着教育工作者爱钻研、爱学习的劲头,高永利经常自费到外地参观学习桃树的剪枝、嫁接技术,回来后他便召集其他桃园的承包户前来培训学习,倾囊相授。
  不仅如此,他一直崇尚科学种植、科学管理。“肥料要以有机肥为主,倡导生物防虫;桃树最怕泡水,大埂边上要开沟排水;果树要保持比较大的间距,适宜日后的机械化作业……”如今,谈到种桃,高永利如数家珍。乡亲们亲切地喊他为“桃园博士”。
  转眼间几年过去,桃树渐渐长大,开花结果。白塔蟠桃也打出了名气,因品质好不愁销,济南、青岛、烟台各地的客户纷纷慕名前来订购。承包荒山的乡亲们钱袋子鼓了,内心充满了对高永利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