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潍坊法院诠释高质量发展中的“经济与法”

(2023年05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益阁 张韶华 通讯员 秦建刚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实行全链条协同、惩慑式亮剑、专业化审判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用有力的司法保护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底气。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825件,审结2216件。
   全链条协同
  “同城效应”汇聚多元合力

  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潍坊中院与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司法局、市文旅局等会签协作意见7个,与胶东五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工作协议,加强知识产权多行业、跨区域协作保护,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格局。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不断完善与公安、检察机关沟通协调机制以及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批捕、起诉集中管辖等措施,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202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刑事案件25件,行政案件5件,审结27件。
  依托潍“和”坊“安”多元解纷机制,全市法院系统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利用人民调解平台、音视频调解等方式对知识产权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去年,全市法院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调撤率达69.63%,更多纠纷得以化解在诉前。另外,奎文法院运用“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审结首例跨省侵害商标权司法确认案件,“协同”“联动”“共解”……协作保护机制尽显全方位司法的“同城效应”。
   “亮剑”侵权
  让法律条文成为司法实践

  “华易公司采用‘组织刷单炒信’方式进行交易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在一起“刷单炒信”行政处罚案中,潍坊中院依法确认了市场监管部门对华易公司“刷单炒信”行政处罚行为的合法性。该案对利用网络购物平台进行虚假商业宣传造成的数据失真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对于规范公平竞争网络经济秩序,优化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具有积极意义,被评为“山东法院这五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近年来,全市法院系统坚持依法严惩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不手软,严厉打击“商标攀附”“搭便车”等行为,准确把握新科技环境下著作权司法保护标准,公正高效审理各类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切实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2022年审结涉潍柴、TCL、张裕、耐克等国内外知名商标民事一审案件221件。
  其中,“紫鸢”不正当竞争案保护了知名企业的名称权利,“胡桃里”商标侵权案确认了特许经营合同解除后继续使用相关注册商标的侵权责任……“亮剑”侵权行为,让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条文成为鲜活的司法实践。
   多措并举
  司法“动能”护航高质量发展

  通过优化审判管辖布局,强化改革创新,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当前,标的额100万元以下的一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可就近选择寿光法院、奎文法院和潍城法院进行审理,知识产权审判管辖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深化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充分发挥提级管辖制度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下指导、统一裁判尺度方面的积极作用,潍坊中院依法对一起涉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新类型案件提级审理,是全省法院首例提级审理的该类知识产权案件。
  聚焦企业发展“急难愁盼”,潍坊中院建立完善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围绕法院审判执行职能的行使、企业家的权利保障、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为企业创新发展破障解难,让企业家安心创业。
  一项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应用,依法平等全面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知识产权案件权益保护强、企业满意度高。不仅如此,全市法院系统还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加强在线诉讼服务,通过“云庭审”“云调查”,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案件互联网审判,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