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建设“志愿者之城”

(2023年05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耿华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州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省内率先启动建设“无私奉献、互助友爱、文明进步”的“志愿者之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美德传承的沃土,健康人格的养成,也离不开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青州以“志愿者之城”建设为契机,依托主流媒体加强宣传报导,创新多种宣传方式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全市营造了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进一步挖掘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鼓励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来展示志愿活动的各项成效,让大众了解志愿服务工作,认同志愿服务精神,向往进而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自“志愿者之城”启动以来,按照“层层建队、分级管理、覆盖广泛”的工作要求,结合不同工作领域和职能,青州围绕卫生保健、群众文艺和社会公益等重点领域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网络,组建起理论宣讲、社科普及等近2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数量大、专业精、效率高、服务好的志愿服务团队体系。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职能,坚持“组织化动员、社会化运作、大众化参与”的原则,围绕文明城市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弘扬时代新风等方面,制定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全力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也应与时俱进。青州市着力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丰富志愿活动内容,提升志愿活动质量,深化扩大“情满古城 大爱青州”大型公益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先后打造了“美德银行”“时间银行”“长者乐堂”等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能推广的特色品牌,将品牌做精做细,出新出彩,真正擦亮青州市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形成“全民志愿”的良好态势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整合全市志愿服务资源。广泛发动青年志愿者,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在志愿服务普及较薄弱的农村,创新实施“村民互助”模式,激活农村志愿服务力量,让广大农民在志愿活动中唱主角、挑大梁。大力发展家庭志愿者。以服务家庭生活、满足家庭需求为着力点,以社区为单位推选家庭志愿者,广泛开展家庭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志愿”的良好态势,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力载体和保障。

构建全方位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倾注感情和精力的事业,需要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定和完善志愿服务实施细则,建立起全方位的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依托中国志愿服务网、“志愿山东”以及“看青州”文明实践志愿云等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志愿组织管理,完善全市志愿者数据库,在做好信息安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培训、研讨,培养出一批能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熟悉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的骨干力量。通过研究制定志愿者服务嘉许激励办法,落实“志愿者之城”建设中涌现的优秀志愿者星级认定、嘉许和回馈政策,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
  青州市将持续深化“志愿者之城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品牌、资源共享、扩大影响”的工作总方针,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把“志愿红”深深印在心底、抓在手上、落在脚下。
    (作者单位:青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