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广告

乘“数”而上 加“数”前行

——感受“数字滨海”的高质量发展“脉动”

(2023年06月1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打造的“智慧大家洼·城乡动态监控平台”,以数字化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数字化经济是激活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滨海区通过深化制造业数字化提升、加快农业数字化应用培育、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措施,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互促共进,让“数字滨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日前,记者在胜伟牧业看到,企业通过“优牛之星”“业财一体化”等数字化系统,对肉牛的数据实时掌握,实现随时监测圈舍的各项指标、调控圈舍环境。
  胜伟牧业是滨海区探索实践数字化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滨海区在全域推行实施农业数智赋能工程,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改造和平台化提升。景海果业建设“智慧果园”安装病虫害监测系统、土质监测系统;优然牧业“智慧牧场”系统可对牛群繁育状态、奶量等数据统一汇总……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滨海区积极引导推动当地企业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们不断深化‘数字赋能’行动,着力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等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示范典型,强化以点带面,促进更多企业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实现发展提档升级。”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江晖说。
  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助力滨海数字化发展结硕果,构筑了产业竞争新优势。海化集团获评“省级智能制造场景”,润丰化工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焦易网炭素与焦炭行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升级项目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金力新材料、先达化工获评“潍坊市企业上云标杆企业”……
  同时,滨海区还在民生领域全面布局数字化应用,促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数字乡村、智慧文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持续升级。
  6月13日,在滨海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记者看到滨海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刘玉朋正站在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前,帮助市民进行公共卫生许可证“零材料”办理。“公共卫生许可证‘零材料’办理只需使用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勾选填写信息后,即可自动生成有关登记材料,自主进行确认登记,整个办理过程只需10分钟。”刘玉朋介绍,通过数字化技术真正实现了“自助申请、无人审批”,办理时间减少了95%。
  这也是滨海区着力优化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体现。该区以区政务服务大厅、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分别配备自助服务终端机,实现企业开办、公共卫生许可等业务的全程电子化“智能审批”。
  在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安全等领域,滨海区加快对城市传统基础设施等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水平。
  大家洼街道打造的“智慧大家洼·城乡动态监控平台”是滨海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视频数据、地面传感器数据、气象数据等多元数据融合形成“智联网”,以数字化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有效打通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的“堵点”,初步实现了智慧化的共享共治。
  积极顺应时代浪潮,滨海区正以互联网平台为纽带,集合各方力量,让数字化经济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以数字化技术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