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广告

榜样力量 德耀潍坊

——我市弘扬好人主旋律打造道德新高地

(2023年06月1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
  世间有一种人叫好人,城市因为有了他们而自带温度、自具能量。
  在潍坊,就有这样一群好人,他们行走在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用平凡善举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善良的力量,筑起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新高度。
  近年来,我市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作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好人月月推、月月评、月月有,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截至5月19日,全市共有2417人入选潍坊好人榜,532人入选山东好人榜,10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08人被评为全国、省、市级道德模范。
  树好人
  ——凡人善举传递向上精神

  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道德成长离不开“社会营养”。近年来,潍坊好人不断涌现,与我市积极营造选树好人、学习好人、关爱好人的浓厚氛围密不可分。
  如何让更多的“潍坊好人”脱颖而出?“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在‘评好人’环节重规划;规范评选程序,在‘选好人’环节严把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月杰说。
  ——在打造“好人之都”城市品牌上重规划。为把好人作为引导社会风尚、优化发展环境、做硬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我市实行全员动员、全域统筹、全力推进,市文明委拿出专项经费,定期研究调度,组织推动、群众参与、舆论引导、典型带动协同发力的大格局逐步形成。
  ——在评选体系上重规划。构建起市、县、镇、村四级自下而上的层层推荐和自上而下的层层评选工作体系,将活动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无数“藏匿”在基层的好人被成功挖掘出来。
  ——在考核机制上重规划。投资40余万元建立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动态管理系统,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信息报送、学习宣传情况统一纳入系统考核,实行月汇总、季度通报、年终总评。
  不独在“评”上下功夫,为让真正的“潍坊好人”从幕后走到台前,我市还在“选”的环节严格把关。
  ——严把好人线索推荐关。好人线索是涌现好人典型的“富矿”,我市在好人线索推荐中重点实施“三规范”,即:规范线索来源、规范线索收集、规范线索报送。
  ——严把基层评议关。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群众评、群众议。
  ——严把好人入口关。为保证好人评选质量,我市在好人评选中重点把好审查、投票、总评“三关”。
  经过严格筛选,一个个“潍坊好人”竞相浮出水面,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扎根一线的基层党员,有多年投身于公益事业一线的退伍老兵,有带父出嫁、孝行延续36年的好闺女,更有义无反顾向困难群体伸出援手的小吃店店主……
  “潍坊好人”身上展现出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交融,寻找好人、发现好人、选出好人,传递社会正能量,潍坊一直不遗余力。
  学好人
  ——见贤思齐凝聚奋进力量

  5月18日晚,央视聚焦潍坊两位“中国好人”——“大山里的电工”曹永海与岳玉强。
  据报道,位于大山深处的青州市杨集庵村海拔800米,坡陡弯急、进出不便,被人们称为“青州小西藏”,村中的青年人都已离乡,只剩10余名老人在此居住。岳玉强与师傅曹永海在工作之余,尽己所能为老人们提供关怀和帮助,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电工儿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人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大尺度地学习宣传好人好事,在全社会营造起了崇德向善的浓郁气息,我市注重宣传引导,唱好好人主旋律,树起道德新标杆。
  4月16日,2月份、3月份“潍坊好人榜”发布,20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榜单中,有守护万千家庭幸福的心理咨询师陈立荣,有种出“放心菜”的本分菜农姜国道,有跳入湍急河水中连救两人的平民英雄王术志,有创建“枫桥公益宣讲团”的网红社区民警吴江勇……
  每一次对模范典型的表彰,都是在厚植道德土壤。让“好人精神”备受尊崇,让好人现象蔚然成风,我市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在“学好人”上广造声势。
  ——建好用活“好人榜”。“‘好人榜’是好人推荐评选的重要载体,是道德深层次挖掘的结果运用,围绕建好用活‘好人榜’,我们主要抓了知榜、定榜、亮榜三项工作。”潘月杰分别就知榜、定榜、亮榜进行了解释。目前,“潍坊好人榜”每月印发7000余份,在全市各单位、校园、镇街、村居和各类社会公共场所进行张贴宣传。
  ——建设好人“景观带”。如果把一个好人比作“盆景”,那么一群好人就是城市的道德“风景”,注重发挥好人群体的正向带动效应,积个善为众善,着力打造好人景观带,我市完善了一批好人广场,刻画了一群好人画像。
  ——强化媒体宣传。我市始终保持对身边好人的宣传热度,在围绕主题活动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好人宣讲、“潍坊好人365”等“自选动作”。比如,为让道德典型宣传走“新”更走心,开展了微电影拍摄征集活动,以孝老爱亲为主题的微电影《倒带》《娘》在各级各类媒体播放。
  “潍坊好人”就在身边,这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这是一种直抵人心的真善美,我市不间断的宣传教化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学好人、做好事、献爱心群体日益壮大。
  做好人
  ——为“更好潍坊”添一抹温暖底色

  “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山东好人之星都振明50年只干了一件事——放电影。光影50年,他行程200多万公里,累计放映电影过万场,观看人次过百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人的善,可以带动一个群体的善;一个人的积极担当,可以感召一个群体大有作为。如何以好人为圆心辐射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好人行列中?我市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在“做好人”上抓引导。
  ——突出价值导向,实现好人好报。我市双管齐下,一方面注重物质帮扶,关爱报答好人;另一方面强化精神激励,尊敬崇尚好人。重点开展免费健康查体、“好人有好‘报’”公益赠阅、“万朵鲜花送好人”等活动,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给予“潍坊好人”礼遇。据统计,全市每年帮助生活困难的“潍坊好人”1000余名,帮扶钱物合计100余万元。
  ——搞好活动结合,多方引导做好人。将市县层面开展的最美人物、最美家庭、文明服务标兵等评选,镇村层面开展的“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基层好干部评选等与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相结合,引导干部群众立足各自岗位争先进、学好人、做好人。每年深入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开展100余场好人事迹宣讲,传播好人的善行义举,引人向善向好。
  ——注重典型带动,引导好人传帮带。“潍坊好人”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榜样,也是人们身边的精神富矿,像山东省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谭瑞霞,她曾五次援川、三进玉树,先后收养资助96个孩子,成立的“谭瑞霞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扶老爱幼志愿活动,已成为潍坊的明星志愿队伍。
  一个好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一群好人却拉长了好人“引力波”,带动起更多身边人争做好人好事。好人微光,星火燎原,好人辈出的潍坊,榜样力量处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