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铭涛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寿光市稻田镇聚焦打造高附加值蔬菜产业、培育高端精品蔬菜,创新实施“要素+、数字+、生态+、品牌+、产业链+”“五+”行动,加力推进农业园区化、智慧化、品牌化建设,全面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稻田样板”,今年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强化要素保障 打造示范升级新场景
以破解土地“碎片化”问题为切入点,稻田镇建立“规模农业用地资源库”,确定10处500亩以上、50处100亩以上地块,明确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坐标定位”,并通过“互换并地”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5529亩,让规模农业种植面积突破1.2万亩。在这1.2万亩土地上,成功培育落地了崔西现代智慧产业园等8个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南慈家豪、小伦伊博等15处家庭农场,仅去年就有众旺、菜都等5家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聚焦数字赋能 紧抓高效发展新风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赋能已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崔西现代智慧产业园,按照“六统一”的标准,实现从选种、种植、养护、采摘以及销售的全链条管理,定期实施的蔬菜瓜果定性定量检测抽样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
在蔬菜大棚中,豆粕有机肥、熊蜂授粉、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化肥农药减量替代成效十分突出,引入的智能卷帘机、智能放风机、智能水肥一体机等设备,可以节约40%的劳动力,亩产效益提高30%,蔬菜售价平均提高超过10%。
守牢生态底线 构筑绿色健康新屏障
“绿色健康”始终是农业发展的底线,在稻田镇“芯益农”数字控制系统已逐步走进千家万户,通过一套系统实现对温湿度、土壤PH值、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实时检测、智能分析。
在数字化零碳农业产业园,总投资1100余万元建设的鱼菜共生农业园可实现“养鱼不换水、防控不用药、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种养效果,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纯利润1000万元,是传统种植、养殖效益的10倍以上。
致力品牌建设 释放品质农业新活力
品牌是农业发展的无形资产,近年来,稻田镇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互联网+”强品牌、拓市场。引入网红直播、电商冷链等新型营销模式,新孵化“秋大姐农场”“小蓝生鲜”等5万人以上粉丝账号、店铺10余个,线上出货量同比增长20%;重点培育打造甜鸣羊角蜜、馥农果蔬等40余个单体品牌,“丹河番茄”“马寨黄瓜”等6个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崔西一品”原味番茄直供冬奥会、远销俄罗斯,稻田果蔬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聚力链条延伸 搭建合作共赢新平台
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蔬菜种植技术的创新发展,其前段和后端同样重要。在前段,聚焦种业振兴,稻田镇投资2300余万元打造“育繁推”一体化数字种苗研发中心,全面整合辖区191家苗场资源,新增500余亩“试验田”,实现“种质培育、订单生产、包产包销”一条龙服务,其中与中国农科院选育的甜瓜新品种“蜜园十八”推广种植规模破1000亩,带动亩均增收5000余元,辐射广饶、博兴、潍城等周边6个县市区。在后端,聚焦预制菜产业发展,投资3.5亿元打造预制菜产业园,扶持建设了总投资4.76亿元的好太太、燎原果蔬等7个预制菜项目,形成了以蔬菜精深加工、轻食品制作、果酱果饮、调味品为一体的食品产业体系,真正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全产业链发展。
(作者单位:寿光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