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历史主动精神 争做担当作为标兵

(2023年07月0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营绪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的伟大号召。为更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潍坊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书记擂台赛”“局长擂台赛”活动,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局主要负责同志公开赛成绩、亮短板,现场立“军令状”的做法,成为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范例,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把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使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让人消沉,丧失斗志。列宁指出“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毛泽东同志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他曾豪迈地写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诗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并向全党提出“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的明确要求。历史主动精神是在认识历史、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的历史自觉,是共产党人独有的状态和品质,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宝贵精神动力。
    坚持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尊重规律、不断创新,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才战胜了各类风险挑战。大革命失败后,在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情况下,党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迅速壮大了革命力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主动进行了战略转移,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大无畏气概,夺取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伟大胜利。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党主动改变策略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了持久战、游击战等正确战略战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全面内战爆发后,党领导人民军队凭借高超的斗争策略,迅速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仅用三年时间就取得了全国胜利。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严峻形势,党毅然作出抗美援朝战略决策,坚决粉碎了侵略者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赢得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历史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增强历史主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展不是等来的靠来的,更不是靠空谈抱怨来的,而是靠主动作为、接续奋斗创造出来的。今年,李强总理到潍坊调研时,对歌尔集团、潍柴集团深耕主业、持续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在座谈时,李强总理强调指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关键是增强发展信心,多做确定性的事对冲各种不确定性,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是竞争更加激烈充分的阶段。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形势,弱者只会消极等待、怨天尤人,而强者则会积极应对、迎难而上。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机遇与困难往往并存,在困难面前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能够审时度势、主动出击才能赢得未来。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都始终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道路,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而始终把握历史主动,不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未来。
  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党员干部的主动精神直接决定了所承担的事业是居于“领跑者”地位,还是在一个“并行者”位置,抑或是一个“陪跑者”的角色。在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党员干部主动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工作岗位上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建设就会充满蓬勃力量。   (作者单位:潍城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