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娜 吴小涛
“我们召开座谈会,就是要和企业面对面、心交心、手拉手,共同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希望企业家围绕自身发展、行业发展以及全县发展,说出心里话”。在昌乐县政协“第三季度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协商座谈会”上,主持会议的县政协副主席崔全华话语诚恳、一语中的。36位企业负责人、17位政协委员,参与了这场“圆桌会”。
据了解,今年以来,昌乐县政协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年度履职“关键词”、履职为民“关键事”、发挥优势“关键点”,每季度召开一次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协商座谈会,截至目前,已组织97家规上企业负责人和39名政协委员参加,收集报送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6大类102个,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36条。
“我们有扩容计划,但缺少土地,企业北侧有二三十亩闲置土地,希望县里提供该地块用于企业发展。”“圆桌会”轻松的氛围,让企业家们打开了“话匣子”,潍坊春晖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吕风逍率先开了口。
“2019年公司北区68亩地拆迁,剩余的1户约4至5亩,因诉求过高未达成协议。这68亩地在城市开发边界以内,希望能列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作为县级来讲,缺的是奋战在制造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建议政府出台蓝领人才的引进政策,多关注招引人才的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问题。”
昌乐蓝宝石水务、山东潍昌新型建材、山东矿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紧跟其后,敞开心扉、踊跃发言。
针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与会县政协领导、政协委员一一回应,与企业谈政策、讲发展、解疑问、说建议,力求情况摸得透、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现场氛围热烈。
“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盘活闲置土地,尽力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指标问题;二是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分类分批有序解决企业厂房有土地证无房产证的历史遗留问题。”县政协委员、昌乐县工信局办公室主任杨毅针对土地要素保障难题,第一个献上“金点子”。
“要将人才招引的重心放在蓝领工人、一线技工、昌乐籍大学生上,同时帮助企业与高校建立高效的招聘服务,用好昌乐技师学院等职业教育资源,设置与昌乐产业相关的专业或学科。”“还得要降低门槛,出台符合昌乐实际的人才招引政策,并关注招引人才的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问题。”县政协委员、昌乐县大数据中心主任田珊珊话音刚落,昌乐县科技局的曹海涛委员立即补充,合力为人才招引难题开具“良方”。
“对企业的奖励补助要落实到位,资金到县财政后尽快兑现,专款专用,用于企业发展,提高周转速度。”“政府部门要对接银行机构,推动成立各类金融服务主体,面向企业推出公益或有偿的债权融资对接服务。”针对山东潍昌新型建材公司等6家企业提出的资金需求,朱刘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秘书丛珊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乔官营业部经理陈雪“一唱一和”来献计。
两个小时的“交心”,从企业如何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要素供给、助力人才引进,到如何打破转型瓶颈、拓展市场,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脑力激荡贯穿在整场交流中。一场“交心会”,释放出昌乐持续推动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我们会认真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建议,呈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时,政协将围绕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持续开展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全力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昌乐县政协主席魏林卿的一席话,让企业吃下安心发展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