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拼经济”新答卷

——高密市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促经济发展纪实

(2023年09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亚欣
      通讯员 张 欣

  “拼经济抓发展”是今年的主旋律。高密市人大和1000余名人大代表积极响应,铆足劲在产业集群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企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上走在前、打头阵、当先锋,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代表小组建一线,助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高密市高度关注产业集群发展,由4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别担任纺织、机械等重点产业集群咨询指导委员会主任,把4个产业代表小组、9个专业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由链主企业人大代表担任组长、专业技术人大代表担任站长,定期组织开展座谈研讨、视察调研,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搭建了信息共享、资源互通的平台。
  以安防产业为例,该市现有安防用品市场主体2300多家,通过人大代表的联络协作,安防产业集群抱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可年产防护手套40亿双、安全鞋1.5亿双,产销量稳居全国首位。今年5月,在安防产业代表小组推动下,该市200多家安防用品企业“组团”参加第104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擦亮了“中国安防用品产业名城”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其他行业代表小组也纷纷亮出各自成绩单:纺织服装产业代表小组提出延伸绿色印染、成衣制造链条等意见建议20多条;医养健康产业代表小组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5次,研究探索医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新模式;机械装备产业代表小组指导产业龙头企业向高端装备、精密制造进发,推动豪尔沃、金永和、高锻等企业组建汽车产业联合体,豪迈连续流化工、海工装备等多个行业领域在国际国内取得领先地位。
    监督调研放一线,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去年底就通车了,但家门口的柏城互通立交却迟迟修不好。”了解到这一问题后,高密市人大代表田立向积极到企业走访调查,摸清制约项目建设因素,形成代表建议提交给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推进办理,7月28日,济青高速中线高密连接线柏城互通立交项目竣工通车。
  拼经济,营商环境至关重要。高密市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人大重点监督内容,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调查、视察、检查等1200余人次,实地走访企业62家,提出建议1800多条;紧盯市场主体反映集中的90多个“堵点”“难点”问题,先后深化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4次,现场敲定整改方案24项,解决问题54个,力促营商环境向善向好。
  此外,高密市人大积极作为,创新开展“问需于企办实事”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近日召开的“人大代表企业银行对接会”现场,金融机构与企业初步达成授信意向1000万元。
    企业代表冲一线,助推企业做优做强项目
  “企业界人大代表要深耕主责主业,在动能转换、人才引育等方面积极作为,做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坚定支持者、有力推动者、积极参与者,在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前不久,高密市发出倡议,号召人大代表担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各级企业界人大代表纷纷响应,省人大代表肖茂昌积极做大做强家纺产业,孚日集团24年保持全国家纺行业出口第一位;潍坊市人大代表张绍森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今年6月金永和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高密市人大代表吴少军带领泽普医疗加快AI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的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企业跻身中国高性能医疗器械新锐100强……
  今年以来,代表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7个,新开工过亿元项目6个,25家代表企业利税增长达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