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公益广告

讲好黄河故事 传承中华文明

(2023年09月1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潘来奎/文 张驰/图
  
  奔腾澎湃、九曲连环的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她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和齐鲁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传承中华文明,是每个华夏子孙的历史担当。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高质量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山东省自2021年起创新推出“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展现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省(区、市)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新气象。
  作为山东省唯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民间手工艺资源丰富,两项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99项、市级42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54人、市级353人,非遗项目、传承人数量均居全省前三位。
  9月7日至10日,“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在潍坊举行。一场“河海之间的精彩对话”拉开了序幕。
三大特色   让非遗可看可感可体验
  专题化、情景化、体验化,是本届交流展示周的三大特色。“我们着力打造黄河流域9省区‘非遗会客厅’,在实现各文化区域间横向对比的同时,从项目本体出发,辐射区域性文化特征,实现以点带面丰富文化结合的可能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院长,“河和之契”品牌系列展览展示活动总策展人孙冬宁介绍,通过选取黄河流域、大运河流域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由双河流域辐射全国,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不止的历史文脉。
  展览现场,湟中堆绣、青海熬茶、蜀绣、川剧变脸、永登木偶戏、绥米唢呐、陕北民歌、花鼓戏、泰山皮影戏……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让观众大饱眼福。
  来自河南省开封市的汴京灯笼张第七代非遗传承人张俊涛,携带30多件作品远道而来。汴京灯笼张始于清代,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潍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参加展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看到很多非遗在保持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展会为我们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张俊涛说,展会提升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大家奉上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非遗文化盛宴。
  绥德石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绥德人赖以生存的根脉性艺术,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绥德石雕非遗传承人鲍武文带来石磨盘、人物、石狮子等40多套石雕作品,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石狮子。它们高约15厘米,或蹲坐、或站立、或踩球……各式各样、栩栩如生。“这次展会带来了我最高水平的作品,希望能和非遗传承人一起探讨学习。”鲍武文说。
  展览现场,6位身穿藏族传统服饰的美丽少女,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们6个人来自不同的民族,从青海西宁来到山东潍坊,希望能在这里进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领舞的藏族女孩陈臻,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文旅局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参加这次展会,我们提前练习了一个月,能来距离青海这么远的地方进行文化交流,我们觉得非常幸福。”陈臻说,这是她第一次来潍坊,和同事们一起带来了许多青海西宁的手工艺品,希望通过这次展会让更多人了解西宁的非遗文化。
  成都糖画展位前,购买糖画的大人孩子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成都糖画非遗传承人谢丰坤不停地熬制糖汁、制作糖画。“现场制作糖画,大人孩子可以看可以吃,我卖出去了200多个。”谢丰坤表示,这次展会形式非常好,认识了不同地区的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也各有特色,他会取长补短,不断提升糖画制作技艺。
  据了解,本次展会共有来自沿黄9省区的183个非遗项目280名非遗传承人参展,通过静态展示、动态展演、沉浸式场景打造等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赓续传承的历史文脉,充分展示了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传承的丰富内涵,以及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丰硕成果。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非遗产品销售额达1930多万元,涌现了“逛非遗”热潮。
锦绣齐鲁   充分展示非遗独特艺术魅力
  “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分为“大河上下·奔流入海”——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和“锦绣齐鲁·应运而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染绣与服饰精品展两大板块。其中,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染绣与服饰精品展板块是此次展会亮点之一,展出山东各地纺、染、织、绣等非遗项目,让观众近距离欣赏丰富多彩的非遗作品,零距离体验织造乐趣。
  一部《大染坊》,让观众对山东织染行业有了深刻了解。在淄博周村的周家老染坊手工印染技艺展位前,布包、桌旗、挂件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这些作品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或动植物等,线条流畅醒目,花型圆润饱满,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回归自然的感觉。
  鲁绣(衣线绣)非遗传承人宋爱华的刺绣作品,多方位展现鲁绣魅力。在展位中悬挂着一件仿明代蟒袍及一幅《柳荫三鸶图》。其中,《柳荫三鸶图》生动自然,韵味十足,粗犷中见精微,犹如一幅淡雅水墨画。“我和徒弟花费两年时间才制作完成这件作品,用的是北方蚕丝制成的绣线。这种绣线结实、耐用,通过这件作品展示鲁绣的特点。”宋爱华说,参加这次展会,她了解了很多不同地区的非遗文化,受益匪浅。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历史上的潍坊,作为丝绸产品的供应地和“登州朝日道”的腹地,成为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更是当年潍坊工业和纺织行业兴盛的真实写照。
  潍坊刺绣,简称“潍绣”,是山东境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刺绣。《潍县志稿》记有:“……嗣后技艺日精,凡围屏、喜帐、戏衣等皆能绣制,其优美或过于南绣。”在展览现场,潍坊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李银凤飞针走线,惟妙惟肖的花鸟跃然扇面,引来众人围观。作为潍坊市级非遗项目潍坊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银凤博采众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理念和绣风,她的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市民喜欢。
守正创新   探索黄河流域非遗整体性保护新路径
  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面临的“考题”。今年活动期间,举办了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设置“深入贯彻学习和把握‘两个结合’,推动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生态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黄河重大战略”等10个议题,由沿黄9省区非遗领域专家、学者自选议题,为黄河流域非遗整体性保护探索新路径,展望文化生态保护区未来发展格局和方向。
  泰山皮影戏以声腔种类丰富、人物形象造型多借鉴泰山民间剪纸和传统戏曲脸谱为特点,深受人们喜欢。今年78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也参加了此次展会。其实,范正安是潍坊的老朋友,他与潍坊结缘要从二十世纪60年代说起。那时,范正安每年秋季都来坊子区表演泰山皮影戏,这样的表演持续了多年。虽然时隔多年,但他不曾忘却潍坊的山山水水。
  为参加此次展会,范正安专门创作了剧目《白浪河的传说》,在现场上演“十不闲”绝活。范正安演出时没有剧本,全靠记忆,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很欣慰,此次展会吸引很多年轻人参加,为非遗传承增添活力。”范正安说。
  国家级非遗风筝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风筝专家、潍坊民间艺术大师张效东,也带着风筝作品参展。他今年创作的“嫦娥奔月”风筝,一经亮相,就广受好评。“这只风筝是根据‘嫦娥奔月’的故事创作完成,融合板式、筒式、软翅样式,是一只综合性立体风筝。特别是这只玉兔风筝,采用浮雕工艺,更加形象生动。”张效东说,与其他传统风筝不同,这只风筝既可以整体放飞,又可以局部拆卸单独放飞。希望通过这只风筝,向参加展会的9省区非遗传承人表达美好祝愿,同时也为广大市民送上一份中秋佳节的美好祝福。
  今年74岁的张效东,已经坚持手工制作风筝60多年,这次能在自己的家乡跟这么多非遗传承人一起参展,他觉得非常高兴。“这次展会我们增进了友谊,也促进了文化交流,非常开心。”张效东说。
  近年来,我市多方发力,非遗保护工作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先后出台了《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办法》《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4年)》等规章,为非遗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多元互补资金投入机制,将非遗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带动社会投入资金超250亿元;实施“百乡千人培训计划”,常态化开展研培、大赛、竞赛等活动,先后培养生产经营人才、技术骨干等6000多人。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3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6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553人、非遗相关产业从业者10万多人,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