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王树行)秉承教育民生无小事的理念,近年来,昌邑市都昌街道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特色多样的课后服务打出一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组合拳”,助力“双减”政策落实,把课后服务办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该街道严格贯彻上级部门关于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制定《都昌教育系统关于开展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课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责任分工、制度要求、保障措施、教职工激励办法等内容,确保课后服务开展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成立以教育办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组成的400余人课后服务队伍,形成了学校组织、全员参与、规范有序的服务格局。组织学校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安全应急预案等12项制度,规范课后服务工作,确保课后服务在制度轨道上规范运行。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教学规律,都昌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将课后服务项目纳入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科学设计课后服务项目,逐步构建起以自主作业、课业辅导、自主阅读、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研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适时开展作业辅导,组织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惑,鼓励小学生在校内完成全部作业、初中生完成大部分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开设了足球、篮球、舞蹈、信息技术、象棋、书法、陶艺、剪纸等12项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特长进行选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引入第三方资源,邀请网扣绣花、土陶烧制、柳疃丝绸等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全国中小学无人机大赛中,都昌街道1名学生获一等奖,7名学生获二等奖。
不断健全教师激励、经费财务、教师关爱等课后服务保障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情况作为评奖评优依据,解决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课后服务考核制度》,对在课后服务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奖励;实施“教师关爱十大行动”,做好教师体检、周转宿舍等关爱实事,在课后服务中突出教师“自愿+统筹”的服务导向,通过多种举措,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昌小学荣获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工作先进校,1人荣获2021年度潍坊市“双减”工作先进个人。
都昌街道积极构建学校组织、家庭参与、社会合作的“三位一体”课后服务体系,通过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举办线上见面会、公开电话及信箱、教师家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师生和家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50余条,并吸收65名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和15名青年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进一步充实了课后服务工作队伍。同时,突破“校内校外”壁垒,积极“走出去”,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走进企业、红色教育研学等活动20余次,丰富了课后服务资源,不断增强课后服务对学生的吸引力。
都昌街道将课后服务纳入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建立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组建校级领导班子带班、中层值班的管理队伍,并配齐配足值班教师,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的看护责任,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应急疏散演练,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联合公安、卫健、消防、市场等部门,开展校园食品、交通、校车等安全检查,及时查摆存在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织密织牢课后服务的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