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今年以来,高密市聚焦粮油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及退役军人村党组织书记等重点群体以及粮油单产、农机手素质提升、师傅带徒等重点项目,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四项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开展“兵支书”提质赋能培训行动。高密市联合该市农业农村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兵支书”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主体,围绕三产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振兴等,对73名“兵支书”进行培训,切实把“兵支书”打造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掌舵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开展粮油单产提升培训行动。该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组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单产提升、小麦良种培育等专题培训以及增产技术模式应用、生产技能培训与现场教学,实现了提单产、促丰收的效果。其中,培育的“菲达6号”“潍麦13”先后通过省审,填补了潍坊市20年没有小麦新品种的空白。
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该市聚焦高质量机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秸秆精细化还田等机械化技术及安全生产规范,组织13名专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到潍坊进行专业培训,促进了农机作业标准化、规范化。
开展“师傅带徒”项目提升行动。该市牢固树立“传帮带、学得快”“一帮一、一对红”理念,着力发挥“高素质农民大师”示范作用,选取有发展潜力的徒弟学员,开展集中帮学、现场教学、分散自学等,有力推进了该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其中,“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刘风俊先后培养出22名青年人才,其研究的“麦田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增收增产新突破。
截至目前,高密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894人、农村实用人才18970人,32人获“齐鲁乡村之星”称号,52人被评为潍坊市农村实用人才、109人被评为县级农村实用人才,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