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事业紧紧牵系着民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人民乐享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城市管理局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改善市政公用事业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民生实事来抓,着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重点项目建设如期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用事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品质市政”与“幸福民生”的同频共振,让城市功能品质蝶变升级,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孙凌云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品质跃迁
11月1日,万众期待的白浪河东风桥顺利实现桥面通车,这是一座科技、品质、创新之桥,更是一座文化之桥、民生之桥。考虑到这座桥在潍坊市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在城区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作用,为确保白浪河东风桥能够安全顺利早日完工通车,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全力以赴推进白浪河东风桥拆除重建工程的施工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中心创新工作机制,将桥梁施工和管线迁改分离,从源头避免责任不清、费用纠纷等问题;安排专业力量现场进行调度指挥包靠,克服高温天气、汛期、城区道路限行等因素对施工的限制和影响,不断强化资源配置,加强过程控制,改进施工工艺,工序穿插进行,采取饱和式施工模式全面攻坚,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地推进桥梁施工进度,顺利迈过一个又一个重大施工节点,高质量完成桥梁主体建设,保障了桥梁顺利通车。
白浪河东风桥的建成,解决了旧桥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提高了通行效率,打造了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留下新的城市记忆,对于提升潍坊城市品质,方便群众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中心还顺利完成白浪河流域排水主通道改造工程,该工程投资额达到1.3亿元,对白浪河潍水西街至禹王北街段箱涵及管道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在白浪河箱涵新建分流井、雨水排口,用于分流雨水入河。同时,对部分重要节点的白浪河箱涵进行改造,对部分合流管道预留了后期污水管道接口及附属设施。改造完成之后,白浪河沿线雨水可直接排河,原有箱涵改造为污水及截流初期雨水的主通道,从而大大减轻箱涵排水压力、降低溢流频次,极大改善了白浪河流域的整体水环境,对于提升我市城市环境和河道品质,保护水生态,维护水安全发挥了突出作用。此外,及时建成虞河下游污水管道改造工程。仅用3个月完成过河主管道改造、调蓄池出口对接新箱涵等复杂施工,确保了虞河下游污水管道正常运行,减少雨污水溢流。
中心今年还积极争取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氢进万家”项目,承担课题三“纯氢管网建设”,参与课题四“管道天然气掺氢”,统筹两个课题科研经费1亿元,获得上级直拨经费800万元。
以高质量基础保障助力打造韧性城市
市政公用事业的特定属性,决定其不仅关系社会民生,还关系着城市良性运转的基础。今年,中心对全市城市供水、管道燃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132家市政公用企业开展上半年全市市政公用企业运行服务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升全市公用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水平。同时,制定供水、污水处理企业星级评定实施方案及评分标准,不断提高公用企业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城市供水方面,我市投资3.44亿元的眉村水厂10万立方米扩容项目顺利通水运行,为市区增加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日;积极推动城市供水深度处理改造,全市32家城市水厂有21家已具备稳定达到新国标的能力,其中中心城区6家制水厂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出厂水的浑浊度由0.3NTU下降至0.1NTU左右,历史性解决了生活饮用水季节性异味问题。
城镇燃气方面,建立完善全市燃气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明确市、县两级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天然气环网项目建设,争取到位国家政策性资金6.5亿元;扎实开展老旧燃气设施改造工作,完成中心城区居民燃气表更新同步加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18.6万户,居民户内用气更加安全;高位推动全市液化气市场整治工作,全市液化石油气站由原来的188座压减至71座,同时新上专用配送车200余辆,完成钢瓶置换119.6万只,整合工作成效明显,工作经验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可复制政策机制列入住建部《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在全国推广。
城市供热方面,组织华电潍坊发电厂新增1台加热器,投运后可增加4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推进城区供热管网建设,新建16条高温水管道,进一步提高热网密度;开展供热设施“冬病夏治”行动,完成城区7处热电机组和区域锅炉、639公里市政管网、1400座换热站及附属设施的检修维护,确保各类设施处于健康状态;加快老旧小区供热设施改造,对投诉集中、问题比较突出的17407户、30个老旧小区供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全面建设“市-县-企”三级智慧供热体系,青州、寿光等7个县市建成县级平台,企业级平台不断完善提升,“两级监管、三级联动”的智慧供热体系进一步完善,获得国家住建部分管领导表扬肯定,经验做法被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供热服务团队荣获潍坊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城市节水方面,指导高密市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数量稳居全省首位;污水处理方面,积极推动全市污水厂新改扩建,全市污水、污泥处理能力大幅度增强。截至目前,市级污水处理费征缴入库5568.4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6%,提前超额完成2023年度污水处理费征收任务。
以高质量服务效能夯实品质市政基石
高品质的城市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是时时处处以百姓之需为出发点,把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首位,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中心通过对道路桥梁、排水、路灯、综合管廊和公共自行车等市政设施,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评价,督促运营单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而不断提升市政设施管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全。
今年,中心在城区开展桥梁设施巡查110余次、道路排水设施巡查270余次,修补路面破损、整治雨污水井盖、调整路牙石、维修桥梁栏杆,确保道路设施正常运行;对市直管道路内小区出入口的直角口进行改造,对北海路小型竖杆标志牌进行移位合并,对市管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检测,排查北海路路灯窨井补装更换防坠网468个,确保桥梁设施安全运行;及时完成张面河应急照明项目,对宝通街快速路973基路灯喷涂了灯杆编号,对市管道路路灯外接用电情况进行清理整治,将银座商城等4处楼宇亮化统一接入城市照明集中控制系统,城市夜景量化效果进一步提升;制订年度地下管线综合建设计划,补测补绘地下管线170公里,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监督市区公共自行车运营单位做好站点和车辆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对1511处站点更换通讯流量卡,动员运营企业捐赠200辆三代公共自行车,确保车辆正常运行;持续推进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前2个月完成178个小区、30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各调蓄池累计调蓄190次,调蓄雨污混合水400万立方米,有效减少了溢流污染。
中心还持续不断深入开展“品质市政 幸福民生”品牌服务活动,全年组织开展400余场活动,免费提供入户检查等服务800余次,查询办理水气暖费用等事项1200余件,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3000个。优化完善“供热管家”网格化服务模式,各供热企业的小区“站长”“供热管家”全部嵌入社区管理主体网格,为群众提供高质、贴身、便利供热服务,采暖季95%用户室温保持20℃以上,供热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新征程。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唐加勇表示,城市的核心是人,市政公用事业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重要评判标准。新征程上,中心将持续擦亮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构建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绘就群众不断上扬的幸福曲线,以潍坊市政公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潍坊”建设加码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