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考题”的潍坊解法

——“元宇宙产业发展”专题对话及项目推介会侧记

(2024年04月0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元宇宙可谓“耳熟不能详”,这三个字不算新鲜,但对于“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却不能明确阐释。4月2日,在“元宇宙产业发展”专题对话及项目推介会上,业内专家、头部企业齐聚一堂,共话元宇宙的技术迭代、场景应用和未来趋势。
  在未来的区域竞争版图中,元宇宙能否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助力潍坊打造一艘新的产业航母?推介会上,潍坊市亮出家底与信心——
  潍坊有坚实雄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已集聚元宇宙企业160余家,逐步形成“雨林型”产业生态圈,2023年潍坊元宇宙产业营业收入1178亿元。在硬件制造领域,潍坊培育聚集了歌尔集团、共达电声、浪潮华光等一批领军企业,在声学、光学、微电子、芯片制造等多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软件和内容制作方面,潍坊依托潍坊软件园,培育引进了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其中,山东科明在国内首创元宇宙“硬件+软件”教育课程体系,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前列、山东省内第一。
  潍坊有功能完备的载体平台。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推动元宇宙产业全域布局、园区承载、聚集发展,高新区作为元宇宙产业核心承载区,打造“科创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全周期产业发展平台以及建设山东大学元宇宙产业研究院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开放平台。在奎文区成立元宇宙产业研究院,在坊子区建设元宇宙产业配套园,在综合保税区建设全球虚拟现实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在安丘市建设元宇宙精密制造生产基地。
  潍坊有精准多元的政策支撑。未来产业作为战略必争之地,资源竞争异常激烈,潍坊制定出台《潍坊市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行动计划》和《潍坊市关于加快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了22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完善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的原创孵化、培育升级、引进嫁接、融合发展机制。
  潍坊有良好广阔的发展前景。元宇宙要贴近产业、找准应用场景,才能从“一时红”变“长红”。潍坊是人口大市、产业大市、经济大市,产业基础雄厚、交通区位优越、职业教育发达、应用场景丰富。潍坊着力构建元宇宙全产业链,细化实施“产业集群壮大”“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场景牵引”“产业生态构建”四大行动,依托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元宇宙会带来哪些产业变革?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成秀珍在关于“元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主题发言中阐述了“元计算”和“元宇宙”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特点。潍坊景致三维元宇宙产业研究院创始人谢茂以元宇宙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爆发性3D数据需求为切入点,介绍了抢抓“数字经济+元宇宙+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增量机遇。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李爱军认为,元宇宙的关键是物理和数字世界的融合。而在潍坊,元宇宙这个虚拟现实技术,有实实在在的推进路径。推介会上,发布了潍坊市首批元宇宙应用场景需求“揭榜挂帅”项目,摸排场景建设需求,促进产业供需对接。同时,还发布了元宇宙内容制作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通过这些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可见潍坊新赛道的新“打法”: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等各类环节和资源要素培育集聚,以形成产业经济的密度,当资源有了密度,就会产生规模效应和化合反应,成为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力点。
  “力争到2033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在2023年基础上增长两倍,营收达到3000亿元,建成高水平的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地。”推介会上,面对元宇宙这道“时空考题”,潍坊有壮志雄心。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期待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以技术腾飞赋能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