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中的笔讲好潍坊故事

——访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

(2024年04月0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时隔几个月,再次踏上家乡潍坊这片热土,内心依旧非常振奋与激动。春天的潍坊,处处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4月1日,受邀回潍参加全市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暨第四届潍坊发展大会的嘉宾李东华如是说。
  李东华是高密人,现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是知名文学家。李东华介绍,去年11月份,她曾经受邀回高密参加莫言文学艺术馆(红高粱文学基地)启用活动,为家乡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在她看来,正因为有了家乡这片热土的滋养,才能诞生出像莫言这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而她自己的文学之路,同样深受家乡影响。
  离开家乡之后,反而更深入了解了家乡之美。李东华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时,她还很年轻,那时候对家乡的印象其实更流于表面。大学毕业后,她开始从事文学工作,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到家乡。但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她反而从各个渠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潍坊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这让她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她也萌生出新的想法,希望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挖掘潍坊的文化宝藏,并把潍坊故事、潍坊声音传播到世界。
  李东华曾经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过一段时间,看到一位作家写的关于乐道院潍县集中营的故事,被其中蕴含的和平精神和人间大爱深深打动。她没想到,原来在自己的家乡潍坊,居然还有这样一座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平民集中营。而且,在这里,潍县人民在同西方侨民共同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中,展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和平精神,时至今日仍旧熠熠生辉。“当时我就决定,一定要写一部关于潍县集中营的长篇小说。”李东华说。
  近年来,李东华一直在通过不同方式,搜集关于乐道院潍县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并实地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参观,了解了很多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次受邀参加潍坊发展大会,对李东华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她约了几位了解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历史的专家见面深谈,计划今年将自己创作的这部作品完成。
  李东华说,潍坊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潍坊人性情低调淳朴又庄重典雅,作为一名从潍坊走出去的作家,自己很有必要、很有义务,用自己手中的笔,为全世界积极讲好家乡潍坊的故事、传递潍坊声音,为推动潍坊用文化与世界沟通,在全世界范围内塑造潍坊城市品牌、城市形象,提升家乡潍坊的城市美誉度贡献力量。